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擦亮蒙尘的传统宝珠

2015年03月26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高玲玲

  传统文化,代代流传,经久不衰,几千年来被推崇,就是因为它全方位、多角度阐述了“成人”的必要条件

  我出生并生活在浙江绍兴,是一名9岁小男孩的母亲。古越绍兴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小时候春游,去大禹陵,听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进兰亭,观《兰亭集序》,看曲水流觞;入沈园,在一曲《钗头凤》中,领略不一样的词人骚客情怀。生活其中,能够接受不少传统文化的熏陶。

  发现自己对国学兴趣浓厚,还是在不久以前。那段时间,我觉得有必要让孩子接受一些传统文化的教育。但找了一圈,却没有令人满意的国学类培训班。思来想去,还是自己亲自上阵吧。于是,我开始看一些蒙学读物,进而又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越看越觉得国学是蒙尘的宝珠,等待人们的发掘。就拿《三字经》来说,以前,我也像小和尚念经般,给孩子念过几段,但没有仔细品读。最近重读,却发现其中有不少朝代更迭的历史教训、奋发勤学的经典故事,包含了儒家所倡导的伦理纲常、家国大义等。

  这段读书经历不仅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让我对当下有了更多的思考。在我的青少年时代,流行的教育观点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诚然,数理化都是十分重要的学问,学得好,自然有好处。但是,光有数理化,是不是就能包打天下呢?这些年来,为什么“宁可推人倒,不可扶人起”的现象屡见不鲜,是否和人文教育的缺失有关?道德教育也提了好多年了,可为什么一些孩子听了读了背了,却始终入不了心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少了文化底蕴和民族气质。儒学等传统文化,代代流传,经久不衰,几千年来被推崇,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它全方位、多角度阐述了“成人”的必要条件,从洒扫应对进退,到礼乐射御书数。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至少在我们这一代还是比较欠缺的。因此,从我做起,好好补上这门功课,是绕不过去的时代考题。这也有助于让仁义礼智信至少在我们的心底占据一个角落,从而涤荡“利字为先”的不良社会风气。

  听说我报名申请到书院读书,我家小朋友也是大为兴奋,一个劲地问我,妈妈你报名申请写好了吧,你什么时候发出去呢,你会被录取吗,你学好了要教我哦。燃起孩子对传统的兴趣,对于妈妈而言,也是一种无言的鞭策。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说“同”    2016年06月20日
  • ·传统文化止于独行盛于大众    2016年06月1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