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广西“化缘校长”病逝:比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

2015年03月19日 07:32   来源:工人日报   张世光

  这两天,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长莫振高的故事不断在网络上被转载——“过年都没舍得回家的毕业生以最快的速度回来了,身在国外的学生委托父亲前去吊唁,县城里3家花圈店的花圈全部脱销……”人们惊叹,这位莫先生到底是如何为师才获得身后如此哀荣?

  一生从教、爱生如子、甘守清贫、勤勉敬业,从学生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光辉人生。

  翻遍莫老师的事迹,我发现,在诸多故事中,关于他如何“言传”教学的内容所占比重并不多,甚至若不仔细翻检,都不会发现,莫老师是一位语文老师。但是,关于莫老师如何影响学生做人的“身教”内容,却让学生们念念不忘。

  “他平时去南宁或是别的地方,基本都不会叫司机接送,都是自己去车站坐班车”;“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早上6时,莫振高准时到男生宿舍喊学生们起床,并查看宿舍卫生情况。每天下午2时25分、傍晚6时40分,教学楼前那棵龙眼树下,常能见到莫校长看着学生们进教室的身影。”

  莫老师教给学生们的知识重要吗?当然重要。正是有了这些知识作为天梯,大山里的孩子们才能走出困境,走进清华北大,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知识的作用或许是有阶段性的。比记住一个知识点更重要的应该是从中领会做人的道理。

  “能做三角函数,会解多元高次方程,会画大气环流图,看得懂电路图……”上学时,我们都曾知识渊博,后来因为就业方向不同,不少知识用不上了,也渐渐忘了。跟这些知识相比,老师说过的那些看似“题外话”以及他们不经意间传递出来的为人做事的方式、道理,却可能让学生受益一生,无法忘记。

  小时候,最让我头痛的作业就是写日记。直到一位老师上课时说起,他从初中开始坚持写日记,现在已经有一箱子日记了,还特意拿来几本陈年旧记给大家看。我很羡慕,也受到了触动。也就是从那天起到现在,我也早已有了自己的一箱子日记——尽管没有任何人来检查、督促。

  一位化学老师,我已经背不下那最基本的元素周期表了,但他左腿木质假肢发出的吱吱声总在我耳边回响。每次上课,无论时间长短,他都在讲台上站立不肯坐下,累了就靠在黑板上,下课时常常是一身粉笔灰。

  一位新闻学专业课老师,我记得他对学生要求之高、之严,但更记得的是他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著作等身的他将多年坐冷板凳的成果倾泻于课堂,让自己成为众生心目中的“男神”级人物。

  要以身作则、要坚韧、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要不怕苦累,这是我从这些老师身上汲取的精神力量。于我而言,这是更有价值的教育。

  我们感谢老师,感谢他们的“言传”,让每个人的命运得以改变。我们感谢老师,更感谢他们的“身教”,他们用超乎常人的道德标准自我要求,用实际行动让若干做人的理念融入我们的骨血,终身奉为圭臬。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个“世”是“世人”,更是“一世”。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不重身教,提高德育比重也无用    2013年03月18日
  • ·身教不是用“身体”教(图)    2009年11月30日
  • ·领导干部要练好“身教”硬功夫    2016年06月20日
  • ·要学生让座不妨用“身教”    2013年03月01日
  • ·给娃娃上廉洁课 言传终不如身教    2016年03月18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