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文化发展:呼唤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佳作

2015年03月11日 07:2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上图 82岁艺术家蒋庚水在北京天坛艺术馆绘制瓷板画。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摄

  左图 参加“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慰侨演出的谭正岩表演《定军山》选段。 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摄

  网友有话说:“北雁南飞2018”在经济日报法人微博留言说,每一代人的心中都有属于那个年代的经典作品,在如今这个发展的大时代,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文化精品涌现出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问题,百姓也对提升文化消费、收获精品力作有着强烈的愿望。那么,代表委员们对打造文化精品又有着怎样的建议呢?

  如今,走进影院的人多了,外出旅游的人多了,观看演出的人多了……文化消费在我国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迅速提升。要想继续挖掘文化潜力,必须有提气的作品作支撑。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充分交流,他们认为,在经济建设中“人勤地不懒,处处是金山”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文化领域的创作,眼下的大时代呼唤能与其发展“同频共振”的精品力作。

  贴生活,贴民心

  “要扎根!扎根生活才能创作出精品力作。”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沧州市政协副主席何香久至今仍记得,创作电视剧《焦裕禄》时发生的故事。当年,剧组在兰考拍到焦裕禄站在沙丘上动员群众的一幕时,用的台词是,“乡亲们,我们治好沙害就有好日子过了。”谁知话音刚落,站在旁边的一位老大娘突然喊停:“当年老焦说的是‘人勤地不懒,处处是金山’,他说的是我们百姓的语言,不像你们用的是套话。”何香久委员回忆说,大娘的一番话触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剧组立刻改了台词。“到人民中去,获得的素材和感触才是真实的,创作才有底气,好作品是用脚‘走出来’的。”何香久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文联主席张和平告诉记者,在担任北京人艺院长时,他曾想让每年招收的新学员都到农村去创作演出一段时间,但最终没能实现,让他很遗憾,“我年轻时尝到过深入基层创作的甜头,今后还是会继续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向人民倾斜的工作。”

  而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看来,不少精品创作是直接来自于民间的。他建议,在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地方戏曲振兴工程等的基础上,设立专项资金,对传承保护传统文化艺术的民间文艺机构和组织给予扶持。

  有定力,有创新

  “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离不开它的承载物——戏曲。”81岁的全国政协委员、京剧大师梅葆玖在今年的提案中这样写道。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常常拿着提案主动找其他委员沟通交流。坐轮椅参会的全国政协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眼睛有些花了,梅葆玖委员就站在她身边,弯下腰来,一边举着放大镜帮她逐行细看,一边仔细地讲着。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看来,文化传承要从小开始“盖楼”,而不是不打好基础、需要时再找机会从十层开始往上“盖”。因此,他建议把与传统文化、人文道德相关的内容纳入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之中。

  文化传承与文化消费息息相关,因此,文化传承和精品创作的“定力”从何而来也成为两会上热议的话题之一。

  “不少年轻人追逐国际潮流,但到了国外就会发现,很多外国人其实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联副主席陈智林认为,自信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前提,营造文化自信,更能催生孕育出优秀作品。

  “创作精品的定力在热爱,在走心。”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编剧高满堂说,“如果创作者自己都没有心动,又怎么可能触动观众的心呢?”为了一部反映农民的“中国好故事”,他前后准备了5年,“创作牛大胆这个人物时,我感觉他成天拽着我、要和我说话。”《老农民》这部“土得掉渣”的电视剧播出后获得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在高满堂委员看来,这主要是因为观众心里从没有忘记农民。

  大时代,大视野

  “油画《开国大典》创作于1953年,如今摆在国家博物馆中,观众仍能强烈感受到其中的国家气息、人民风貌和社会理想。它的感染力,来自于对伟大时代的记录。”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说,“但凡是能够感染人、影响人的作品,都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两方面达到较高水平,甚至是有超越性的突破。作品怎样立足于时代、不辜负这个时代,已成为一个紧迫而具体的课题。”

  从历史上看,我国文化宝库中有着众多璀璨的“明珠”;从现实中看,当下“强筋壮骨”的改革更夯实了创作土壤。“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其间有千千万万的人物和故事等着我们去发现、记录和创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集团导演尹力说。

  “这个时代不缺乏生活,但我们缺乏看生活的更宏大、更深邃的目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建议,国家应有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不要让整个文化平面化地淹没在市场里。

  文化精品不但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更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我们期待着,能有更多与群众情感共鸣、与经济发展同步、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文化精品走进百姓生活。(经济日报记者 金 晶 杨学聪)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