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乌克兰危机再现曙光

2015年02月15日 08:45   来源:中国网   纪明葵 国防大学教授

  俄罗斯总统普京、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奥朗德和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就乌克兰危机问题 “诺曼底四方”会谈,有关各方就长期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综合性措施及乌东部地区停火问题达成协议。

  乌克兰东部停火将于15日开始实施、从冲突前线撤出重型武器等。乌克兰问题三方联络小组(乌克兰、欧安组织、俄罗斯)也已签署了旨在切实执行去年9月达成的明斯克协议的文件。

  德法避开美国的谈判

  11日,德法乌俄在白俄罗斯会谈,第一次没有与美国打招呼、是排除美国干预的会谈。

  欧盟参与一年多对乌克兰问题的干预后,发现美国利用乌克兰事件,不是关心欧盟,而是打压欧元。欧盟参与美国对俄实施制裁,欧盟付出沉重代价,欧盟迄今已损失210亿欧元,农业和旅游业都受到严重冲击。欧盟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欧元直线下跌,而美元和美国经济直线上升。随着欧盟对俄制裁不断升级,欧盟内部在收紧制裁议题上产生明显的分歧,由于俄欧经济关系盘根错节,制裁与反制裁轮番上演带来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后果。

  欧盟关心乌克兰问题是关心乌克兰的市场,美国关心的是北约东扩,只有打压俄罗斯才能突显北约存在的必要和美国主导北约的地位与作用。

  美国并不怕把乌克兰事搞大,如果能逼俄罗斯出手,欧盟就不可能排除在外,如果能挑动日本乘俄罗斯东西难于兼顾,收复北方争议领土,可能使日、中均介入这场杀戮。这样美国就可以坐收余利,美国军工集团就能大发横财,更可以减缓多极化的进程。

  法德乌俄会谈要避开美国的目的是,通过和平协议打掉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借口。希望通过外交努力寻求找到解决危机的方案,以此阻止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法德认为,美国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性武器的方案风险太大,很可能导致冲突升级,从而爆发西方与俄罗斯的战争。

  乌克兰危机暴露出“大西洋团结”的裂痕,美欧在乌克使兰问题上明显的分歧背后,是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基本利益存在的差距。

  停火,撤出重型武器

  协议商定,在欧安三方组织监督下停火、撤离重型武器和外国军事力量,乌克兰军队从当前冲突前线后退,民间武装退回去年明斯克停火协议规定的停火线;在顿巴斯地区设立50—140公里宽的安全区。必须解除非法团体武装,并将所有外国武器、部队、技术装备和雇佣兵撤出乌克兰。冲突双方在停火后19天内释放所有俘虏和人质。乌克兰恢复对冲突地区边境控制。

  停火后,乌克兰和东部地区将在规定期限内就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按照乌克兰法律举行地方选举、部分地区未来实行制度问题展开对话。乌克兰于2015年年底之前进行宪法改革,以立法形式保证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地区的特殊地位,包括选择语言的权利和与俄罗斯进行跨境区域合作的权利,地区自治机构人员可以进入检察、法院、内务系统。乌克兰政府还须以立法形式保证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州特定地区相关人员免遭迫害和刑罚。

  重建乌克兰和顿巴斯地区社会、经济联系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恢复退休金发放、税收、银行系统等,并且可能建立促进这一进程的国际机制。乌克兰政府保障冲突地区的人道主义援助顺利进行。德国和法国将从技术方面援助乌克兰重建冲突地区的银行系统。

  四国领导人在会谈中还同意组织俄、欧、乌三方磋商,讨论俄罗斯关切的欧洲与乌克兰自由贸易区问题,就俄欧乌能源问题也将进行进一步讨论。

  会谈对迅速释放乌克兰被羁押在俄罗斯的飞行员的要求达成协议。

  能否实现协议仍存疑虑

  波罗申科强调,关于赋予顿巴斯地区自治权或在乌克兰实行联邦制的问题没有达成共识。

  在会谈结束后虽然,普京表示:“会谈最重要的成果是达成停火和撤出重型武器的协议。”奥朗德说,“所有问题都讨论了,包括经济问题”,协议的达成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重大希望,“欧洲可以松一口气了”。默克尔称,通过会谈成功说服了乌东部民间武装签署协议,但是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表示,现在最重要的是将这份来之不易的协议落到实处,而这一过程比签署协议更为复杂。

  现在尚不能说和平已经实现,各方还有很多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四国领导人虽然达成协议却没有举行共同签字仪式,也没有正式举行发布会,这说明协议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因为乌克兰危机有深刻的内部根源,旷日持久的冲突已经造成了很大损失,明斯克会谈共识并不意味着马上能够结束危机,将来还有很多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

  协议能否被遵守让人怀疑。俄罗斯和乌东部民间武装能否接受由乌克兰政府掌控边境检查,民间武装能否获得他们希望的自治权,普京能否接受乌克兰进一步向西方靠拢,这些重大问题都还没有解决。

  乌克兰能坐下来谈判主要是因为对东部作战不利,在欧洲和平解决要求下进行的,但真要让乌克兰和东部武装履行协议恐怕还要强化乌克兰、欧安组织、俄罗斯三方联络小组的强行监督措施才会真正得以实现。

  从现在的情况看,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不能完全控制冲突当地局势,能否如期实现持久停火尚难预料,因此现在还不能说和平已经实现。在停火协议生效前的敏感阶段各方要保持克制,不要做使协议功亏一篑的事情。此次达成的协议不是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更不是一个突破,但却是迈向政治解决危机道路的坚实一步。

  明斯克协议使乌克兰危机再次见到了曙光,能否真正落实协议还是一个未知数,美国是否真的支持协议顺利实施也很难把握,这次会谈排除了美国影响,美国很难咽下这颗苦果。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