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规范难落地,方有一毛钱式贪腐

2015年02月12日 09:33   来源:光明网   然玉

  2月10日,记者从郑州中院了解到,该院二审认定郑州市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原主任张庆的行为构成单位受贿罪,免予刑事处罚;构成贪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2年。根据指控,张利用单位负责采购郑州市中小学生练习簿册,并委托印刷厂印作业本特殊身份,每个作业本吃回扣1毛钱,3年吃回扣67万余元;又从小金库中支取100万元存入自己名下的定期存单。(2月11日《大河报》)

  此案原本只是小官小贪,可谓了无新意。只不过由于“勤工俭学办”、“一毛钱回扣”等等元素掺杂其中,一下子让事情变得喜感十足。有鉴于主人公的特殊身份,以及其日积月累、细水长流的敛财方式,所以公众一下子找到了吐槽的突破口。于是乎,各种冷嘲热讽袭来,各式戏谑调侃纷至。一则严肃的反腐新闻,眼看着又是被网友们玩坏的节奏。

  连一毛钱都不放过的勤俭办主任,当真是雁过拔毛的典型代表。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类的贪官,实则并不少见。他们仅仅掌握着微小的权力,却往往能最大程度上用之来谋取私利;他们虽然要面临形式上的约束,却又能常态性游离在监管之外。对这部分贪腐官员而言,其贪腐行径往往呈现分散化、持续化、隐匿化的特征,故而相对不容易察觉。

  “每个作业本吃回扣1毛”,这样聚少成多的捞金路数,本质上还是利用了,公共采购机制执行不力。倘若严格按照规定,官方层面的采购,都必须经过招标、竞价、公示等等程序,但郑州市采购中小学练习薄,几乎完全绕过了这一系列“纸面规则”。勤俭办主任张庆,竟单方面委托了供货商,私下就约定了报价和回报方式——这种私相授受的地下交易模式,注定会滋生腐败。

  事实上,随着政务透明进程的加速,在那些大城市和大项目上,公共采购的流程规范,已经大致获得了确立。而与之相较,在那些基层单位、专门性领域,采购事宜仍旧处于某种暧昧模糊的状态。比如说教育范畴的采购,因其自身的专业性与封闭性,故而很容易习惯于暗箱操作……一个众所周知的常识是,越往下沉,现代社会的通行规则便越孱弱,而那些小范围的、个人化的利益勾兑,便越流行。

  某种意义上,诸如郑州勤俭办主任一类的基层官员,很多时候要遭受更为残酷的考验。这是因为,他们经常置身于“外力约束”不力的境地,以至于要凭借道德自觉抵制诱惑。当然,谁都知道,这种“拒腐”模式并不可靠。回顾张庆案,我们最应明确两点,一则是只有实现公共规则的普遍性落地,才能排除那些看似特殊的腐败形式;再者就是,所有的公权力持有者,都必须无一例外纳入日常化的监督框架中。而无论其职业背景,抑或权大权小。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