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玩坏的心愿卡公益活动

2015年02月10日 07:33   来源:新民晚报   何小手

  移动互联网为公益活动提供了便利,年关将近,有一些群体总会在这个节点进入人们的视线,成为公益关怀的对象。比如环卫工人,有人最近在互联网上发起环卫工心愿卡活动,环卫工举着写有“年轻人,少放点鞭炮!让我老伴早回家过年!谢谢体谅!”字样的心愿卡,倡议大家少放鞭炮。这一活动很快以“少放鞭炮早回家”为话题在朋友圈和微博走红,不少明星、大V都表示支持,不过,很快也出现争议,一些网友发起各种版本的“早回家过年”话题。在一张“鞭炮大爷”的图片中,卖鞭炮的大爷也举着心愿卡:“请大家多买点可怜老人卖的鞭炮,让他有钱不会被儿女抛弃。”也有网友倡议“少看春晚,让主持人早点回家过年”,原本颇具公益意味的活动很快就被玩坏了。

  网友对这样一个活动的娱乐化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活动本身的价值。与此相关的严肃讨论也出现分歧,新京报刊登了两种近乎对立的观点,焦点在于活动本身是否有道德施压的成分,一种观点认为,这种鸡汤式的劝善只是煽情而非说理,结果“激发人心怜悯,能将问题导向道德化求解,却未必能解决问题”;与此对应的一种观点则认为,这只是一种温馨提示式的提醒,动辄将正常的道德感召说成“绑架”,是道德虚无主义作祟,至于这种方式则值得商榷,活动本身“是对文明呼吁的选项之一,也许并非最完美的表达。”新闻学学者则关注这一活动的炒作成分,关注它是不是一个新闻策划,中山大学校区传播与设计学院讲师、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执行院长周如南认为:“如果剔除所有新闻恶意,那么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作为一个个体事件,它传达出的一种价值,即人们对于弱者的同情和关怀,这个是值得肯定的。”

  从公益实现的角度看,纯粹对个体关怀难以促成普遍的自觉行动,理性的人反复提醒,环卫工可以不可以早回家过年,与放不放鞭炮没有任何关系。但试图凭借怜悯弱者来以情动人,这就是很多网络公益活动的共性,实践证明,它的传播范围与说服效果显然比纯粹说理更广。网络公益活动更多依靠情感动员,这既是它们成功的关键,也是理性人嗤之以鼻的原因。不同的角度会导致截然相反的评价,焦点在于公益行动到底要起到何种效果,是给关怀对象以实质的利益,还是仅仅吸引人,承担观念启蒙的角色。网络公益经常被斥为炒作,因为很多时候公益行动广泛传播以后,关怀对象被忽视,组织者倒是逐渐为人所知,公益活动成为他们的代表作。这决定了活动的营销特质,久而久之行动形象就偏向负面。网络公益也要讲究规范,尤其要立足扎实的线下行动,理想的状况应该是双赢,公益人和关怀对象都有所得。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