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力水:让征信成为破解融资难的利器

2015年01月30日 07:2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传统意义上的抵押贷款对于相当一部分缺乏足够抵押品的企业并不具备适用性,信用贷款才是小微企业所需。而信用的挖掘更有待于相关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

  近日,广发银行发布的《2014中国小微企业白皮书》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约为39.52万亿元,而根据中国银监会的相关数据,同年,全国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为17.76万亿元,小微企业仍有22万亿元的资金缺口未能有效解决。

  小微企业融资“周期短、金额小、频次高、时间急”,金融机构传统的信贷作业模式都难以匹配这样的需求。而一些针对个人投资者的互联网融资平台,一边是群众不敢投资,另一边则是小企业融资难。究其根源,是因为没有一套健全的信用体系可以参照。

  对当前我国小微企业来说,传统意义上的抵押贷款对于相当一部分缺乏足够抵押品的企业并不具备适用性,信用贷款才是小微企业所需。然而,现实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很难被充分了解。

  信用发掘难有来自小微企业的问题,一些小微企业财务不规范,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不少小微企业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个别企业主主导整个企业运营,不具备现代化的治理结构,容易使人怀疑其持续稳定经营的能力,甚至也不排除个别企业刻意造假的情况发生。

  针对这些情况,首先,应当加强引导和监督力度,使小微企业的管理走上规范化道路。税务部门应加强对小微企业进行培训指导,帮助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工商等部门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调查分析,收集真实的经营状况;建立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的收集、评价和公开制度,并完善信用档案,记录企业贷款、纳税、经营等情况。

  其次,还要有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大型金融机构可以利用特有的优势,创造符合自身经营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在大机构经营范围覆盖不到的地方,就应当完善信用评价行业相关立法,鼓励各类符合规范的第三方信用评价机构进入,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经营特点的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价。

  事实上,一些互联网企业已经尝试通过大数据及云计算收集来自金融系统和市场的数据,辅以互联网上的信息发布和交易行为,最终聚合形成多维度的分析结果,对用户进行信用评估,这类尝试已经获得不少成果。

  只有打通信息渠道,构建有价值的信用参照,小微企业融资难才能有解决的基础。(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曹力水)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