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几年,每逢路面上冻,总有让群众“心寒”的新闻出现。洒水车“热情”不减,依然上路洒水作业,导致车辆打滑撞伤行人。如此迷之操作,明显有违常识,却年年有、各地有。其暴露的恐怕不是工作太“积极”,而是思想有问题。
这一次,“洒”出事故的,是湖南娄底市新化县。网传视频显示,一辆灰色小轿车在路口掉头时,仿佛置身溜冰场,车轮打滑接连撞到两名骑电瓶车的路人。另有多名网友跟帖吐槽,讲述自己摔倒摔伤的遭遇。视频所配文案一语中的,“洒水车,看你干的好事!”
对此,当地城管局回应称,事故原因是新聘用了一批司机,“培训做得不到位”“工作太积极”,对停止洒水通知没完全知晓。对于受伤市民,“经交警定责,有责任肯定会管”。有责必担的回复很显诚意,但认错态度再好,赔偿市民的钱,还不是财政支出?用纳税人的钱,慷财政之慨,还把老问题的责任,甩锅给新司机,这算哪门子诚恳致歉?再者说,冬天洒水带来的风险,难道不是明摆着吗?低级错误屡犯不改,老问题“老出问题”,根源还在工作中教条主义坚冰难融,作风“上冻”非一日之寒。
蛇年春晚,小品《花架子》讽刺感拉满。镇政府下达要求,在执行中被层层加码,变得荒腔走板,洒水车下雨天照洒不误,溅得路边群众一身泥点。对照来看,冬天洒水和雨天洒水,都是形式主义“坏水”。由此可见,舞台之外,如果只想对上负责,对下塞责敷衍,缺乏人民至上的服务意识,“花架子”只会花样翻新,拆不尽清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