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增速放缓 不能不要速度也不能唯速度论

2015年01月29日 07:45   来源:人民日报   何勇

  看待经济,不能不要速度,也不能唯速度论,要对发展状况做一个综合研判

  近日,“唱衰东北”的嗓门似乎又大了起来。有说东北经济“全面失速”的,有说辽宁呈现“自由落体”下降的,吸引眼球的词儿不时在网上闪现。

  确实,2013年下半年以来,振兴战略实施10年来GDP一直呈两位数增长的东北,似乎进入一个新周期,经济增速逐季放缓。对此,这两天正在召开的辽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也在热议,有人悲观,有人不服。

  笔者认为,仅凭速度放缓这个表象,就唱衰东北经济,甚至否定振兴东北战略,既站不住脚,也反映了一些人浓重的“速度情结”,还是习惯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

  2014年前11个月,东北三省GDP增速预估基本在6%左右,和其他区域比,确实慢一些。但客观地看,这个速度既在合理区间的下限之上,也保障了民生需求,还为转型升级留了空间。

  看待经济,不能不要速度,也不能唯速度论,要对发展状况做一个综合研判。第一要分析,为什么慢下来;第二要透过速度看内涵,看质量和效益;第三要和“振兴”前的情况作比较。

  2003—2013年,东北三省经济均保持了两位数高速增长。辽宁经济总量从2003年的600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4年的超2.85万亿元,人均GDP早已超1万美元。这殊为不易。跑了10年未歇脚,现在慢下来调整呼吸、辨别方向未必是坏事。

  其实,经过10年振兴,东北地区打下了丰厚家底,不管是优势产业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还是财政收入、居民收入,都大幅提升。但10年高速发展,也确实让“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多了。不过,现在的困难与10年前的低谷,不是一个层次,不具可比性。正像沈阳市发改委主任张景辉说的:2003年前,全市财政收入家底80亿元,去年是800亿元。尽管都遇到困难,能一样吗?当时的困难是愁发工资,现在的困难是如何优化结构、转型升级。

  决定未来的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比如振兴前的2002年,当年辽宁GDP增速也是两位数,但全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76.5万人,占国企职工总数的2.9%,城镇登记失业率高达6.5%。现在虽然经济增速放缓,但底线兜住了,民生改善了,短板在补齐。辽宁2014年虽然GDP增速不到6%,但全省登记失业率不到3.4%。城乡低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普遍上浮10%以上,居民收入增幅快于GDP增速,辽河在全国“三江三湖”治理中第一个摘掉重污染帽子,人均财政支出、人均存款、人均社会消费额等和居民息息相关的指标,也在全国处于最前列。可以说,增速慢了点,但既保住了百姓的“饭碗”和“钱袋”,又守住了绿水青山和发展机会。这些,仅凭一个“慢”字如何否定?

  新常态,新特征,新规律,新要求。如果说以往经济发展中注重求“快”,现在则把“好”放在第一,强化“质量关切”。辽宁在确定2015年的预期目标时,把地区生产总值定为6%,这里既有外部压力的传导,更是主动调控、积极有为的结果,体现了决策层的战略定力和长远考虑。正像辽宁省省长李希1月27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那样,“要淡化‘速度情结’,用过去拼速度的那股劲儿来追求高质量”。

  牢牢抓住调整结构、转型升级这个重点不撒手,抓住创新、改革、市场、开放这个东北振兴的新动力,“四轮驱动”,纵然慢一点,也必能取得东北地区的再振兴。

  (作者为本报辽宁分社记者)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