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支出为零实为“隐形抗拒”

2015年01月26日 10:17   来源:光明网   司马童

  近日,河南一名在读大学生葛伟(化名)向媒体报料,称其于去年11月份向113所高校寄出挂号信申请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但截至目前只有44所高校给出回复,已回复公开或通过网站公开其“三公”经费的高校只有30所。其中,南方医科大学虽然在其网站公开了“三公”信息,但“三公”经费的支出却是0。(1月25日《兰州晚报》)

  “三公”经费是指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这三项支出的具体金额。与近年来政府部门严抓“三公”经费的及时公开一样,推进和落实高校的“三公”经费晒在阳光下,不仅是贯彻教育部2014年所发《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的应尽之责,更是强化外部监督、防止各种不正当行为的必要举措。

  在许多人想来,高校是社会进步的代表,按着国务院早就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相关要求和精神,申请其公开“三公”支出,应该不会特别困难。但事实却很是出人意料,甚至感到惊诧和困惑。别的暂且不议,在河南大学生葛伟之前,一个同样轰动一时的舆论热点是,公益人士雷闯先后向全国113所高校寄出信息公开申请信,申请公开2012年“三公”经费各项支出的具体金额,结果数月之后,仅有40所高校给予回复,其中1所高校公开,4所高校则明确拒绝公开。

  两个年度对上百所高校的两次申请“三公”支出公开,回复数量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却还出现了“‘三公’支出为0”这样的公开“奇闻”,这岂止令人感到好奇与不解,说得坦率些,由此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高校“三公”经费公开的步履缓慢,甚至是隐形抗拒。“三公”经费的支出是0,意味着一所高校“一年都没有公务接待和公车运行费用”;倘若不是针对“三公”支出的含义理解有误,那其对于阳光运作和清廉监督,究竟折射了一种怎样的潜在心态呢?

  一年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0.6%的受访者直言当前高校“三公”消费乱象严重,95.0%的受访者主张,高校“三公”经费应该定期强制公开。许多高校何以敢钻空子、拒绝公开?教育部《阳光治校之高校三公经费公开研究》课题负责人、湖南湘西州委党校制度廉洁性评估研究中心主任邓联繁教授曾表示,近年来高校“三公”乱象层出不穷原因有三:一是大多数高校的重创收、轻管理;二是高校行政化增强,学术权弱化;三是在“三公”经费公开方面,对于高校等事业单位的监督问责尚显力度不强和不够。

  高校“资金池”不可小觑,阳光保清廉是应有之义。现在,不少高校一年经费少则十几亿多则上百亿,其“三公”经费的谜一般存在与运作,既为公众所诟病,更有不愿自削“权柄”的阻力在其中。所以,靠几位公益人士的“申请测试”,肯定不如尽快做到“三步走”来治之:首先是公开,其次是建立在公开基础上的监督,再次是公开与监督之后的严格考核和问责。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