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建项目必须公开透明

2015年01月26日 07:32   来源:法制日报   范子军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白宝乡境内有10多座政府划拨数百万元给村民建的栏舍,原计划给农民养牛,但建成两年多,其中大部分空在那里长满了杂草。而一些养牛户向政府申请援建栏舍时,却没得到指标。对此,全州县水产畜牧局回应,这是岩溶地区石漠化援建项目,多方面原因导致使用率低(1月24日《南国早报》)。

  政府出资援建牛舍,主要意在治理石漠化问题,改变村民将牛放养到山上的习惯,建好栏舍后人工种草圈养牛和羊等,发展草食畜牧业。援建标准是在石漠化综合治理范围内,此前已经养有一定数量的牛并有意发展养牛事业的村民。面对现在的局面,养牛投资大买不起牛、等政府送牛或发放买牛补贴等说法,无疑摆不上台面。毕竟不是单纯的扶贫项目,不然即便是政府再给买牛补贴,是不是还要再提供免费饲料?

  问题的关键无疑并不在这里,据知情人介绍,目前白宝乡有16座由国家投资援建的栏舍,得到指标的大多是村委和乡干部以及教师的亲属,“没有一定的关系,很难争取到指标”。

  国家援建、扶持资金被挪用、截留、侵占现象近年来时有所闻,运作不规范、不透明,监管不给力、不到位,致使项目资金成为掌权者、关系户的盘中餐,而真正需要扶持的对象往往只能靠边站。假如援建对象不由乡村干部说了算,牛舍指标也不靠向相关部门争取,而是公开标准和条件实行民主评议,并对养牛用途做出严格的限制性、惩罚性规定,何至于出现大多数援建牛舍被闲置的局面?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