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报道引波澜 看庞麦朗的生产逻辑

2015年01月20日 07:35   来源:新民晚报   何小手

  《人物》杂志题为《惊惶庞麦朗》的报道上周引发舆论波澜,争议的焦点是,文章涉及大量新闻当事人的私生活,记者在报道过程夹杂了个人判断,其中不乏刻意贬低的内容。过去媒体报道不乏争议,业内人士往往会从专业角度探讨记者的报道技巧和尺度,以达到呈现事实和保证公正的平衡。但《惊惶庞麦朗》所引发的讨论并非止于新闻操作层面,如何看待庞麦朗,他为什么被集中消费,以及这种社会亚文化的生产逻辑,相对而言更引人关注。

  庞麦朗走红是因为他的那首《滑板鞋》,这是一首平常的网络神曲,它所展现的音乐水平和专业素养非常有限,问题在于,创作者本人的身份让外界对这首歌的评价充满了分歧。有的人觉得它一无是处,而著名导演贾樟柯在微博上表示这首歌把他听哭了,并认为它呈现了“准确的孤独”。可见,同样一首歌可能受到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于庞麦朗,鲜有人因为他的这首作品而夸大他的才华,外界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是,尊重并理解他的处境和梦想,但他的梦想只是梦想,不可能成为舞台中央的明星,其作品除了带来片刻感动,更多的是难堪。

  一位草根获得虚名,且以被人围观和嘲讽为代价,这种出位的方式多少有些残忍。“嘲笑庞麦朗太容易,理解庞麦朗太难”,经历对媒体的多番批评,庞麦朗这种社会角色引起了外界的注意。他是近年来草根群体的典型,这一群体的特征是,他们往往有着小镇青年的身份,有着与自身才华不相称的梦想,在外界看来这样的梦想只是一种无知者无畏式的执着。这种自我定位和外界认知之间的反差,造就了庞麦朗们的滑稽感和话题感。

  操盘手敏锐地发现了此类话题的槽点,并不遗余力地挖掘这些草根梦想家,将他们推上前台。这样的操作手法很常见,有评论将庞麦朗与芙蓉姐姐、凤姐这类网络名人相提并论,认为“他们能够‘成功’,恰恰才是噩梦和悲剧的开始。”《惊惶庞麦朗》曝光后,在不少人看来庞麦朗是受害者,然而,如果用炒作的逻辑去分析,恐怕又是另外一种结果。互联网提供了社会亚文化的传播平台,不少案例表明这种文化具备足够的消费潜力,记者的问题在于顺应这种消费逻辑,却不会追问,庞麦朗是一个人在战斗吗,他为什么会脱颖而出,这纯粹是他努力的结果吗?在报道者的视野中对方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家,他们自觉地将庞麦朗作为奇葩来审视,忽视了互联网环境下此类角色的生产逻辑。《惊惶庞麦朗》的观察视角颇具代表性,非主流和亚文化现象构筑了一种消费陷阱,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