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傍晚5点多钟,高邮市城南新区有20多名群众吃了路边摊上的烧饼后,陆续出现呕吐、腹泻等不同程度中毒现象。事发后,高邮120急救中心将这些疑似中毒病人送往市区医院抢救。17日,该市职能部门发布消息称,经卫生部门检验和医院诊治,这些患者初步被认定为亚硝酸盐中毒。(1月18日《扬子晚报》)
不过是在路边摊吃了几个烧饼,结果就进了医院重症监护室,这无疑是件让人后怕的事情。据媒体报道,这家烧饼摊在当地已经经营20多年,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食品安全问题。所以这次出事,到底是商家故意为之,还是疏忽大意,亦或是遭别人“陷害”,目前还不得而知,但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在笔者看来,这件事给我们最大的警醒,是如何重新审视与关注这些经营各种食品的小商小贩、流动摊点的食品安全问题。
我们都知道,对于食品企业和商家来说,规模越大,越正规,发生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概率也就越小。这一方面是因为大规模的食品企业往往会采用标准化生产,现代化管理,企业内部的食品安全管理也更加严格正规;另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对大型企业的监管力度相对也更大。但是家庭作坊式的小商小贩,流动摊点,和大规模的正规食品企业在各方面的情况正好相反,比如他们的生产没有标准化模式,基本靠家传或经验,食品安全管理也基本谈不上。更加重要的是,因为其流动性、分散性的特点,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也往往鞭长莫及,难以见效。
就以在烧饼中使用各种食品添加剂为例,很多家庭作坊式的食品生产和销售者,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应该添加多少,何时添加,多大的比例是安全的,几乎全凭多年来的经验。更有甚者,对于某种食品添加剂,多添加一些或少添加一些,最终会对食品的口感、风味带来很大的影响,一些个体商家甚至把其作为“祖传秘方”秘不示人。实际上,这种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可疑,以及各类信息的不透明,正是滋生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的土壤。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不管是正规的食品企业,还是家庭作坊式的食品生产者,都应该对食品安全管理高标准,严要求,尤其是个体商家,不能因为自身的“小”就忽视了食品安全,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是不会因为规模小就减轻法律惩处的。其二,作为家庭作坊式食品生产经营者,应该积极向标准化生产转型,而不是一味地依赖经验和祖传,以此减少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减少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概率。其三,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也不能因为小商小贩、流动摊点的流动性和分散性就降低甚至是放弃监管责任,即便不能做到逢摊必检,但也应该通过日常抽检制度等营造监管氛围,加强市场震慑力度。
遍布城市街头巷尾的流动食品摊规模小,数量大,得到了很多市民游客的喜欢,但也容易成为食品安全领域被遗忘的角落,应该被重新审视与重视。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