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4日,上班高峰期,沈阳千余台出租车集体不拉活了——这样的事情,最近几年在全国各地可谓时常发生。对此,1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说:随着矛盾的深化,应该是逐步打破出租车号段控制,取消出租车公司暴利模式的时候了,这才是让司机和市民都受益的治本之策。诚哉斯言。
动不动就集体停运,出租车司机这种绑架公共利益的做法,肯定是不对的。油价降那么多,燃油附加费偏不让取消,要不然就闹事,这也太霸道了吧?不过,出租车司机想的是:“份子钱”没有减少,减了附加费不就减了收入吗?无论油价涨跌风云变幻,出租车公司永远旱涝保收,这才是真问题。类似集体停运事件背后要思考的,一是如何增加出租车司机的话语权,二是如何遏制出租车公司的垄断权。
不得不说,出租车公司食利中介的存在,是出租车司机最为沉重的负担之一。而出租车公司堪称当下中国最少存在价值又最无本万利的暴利吸血中介。本质上,出租车公司更像是一个“倒卖”出租车特许经营权的车牌贩子,是完全的寄生型食利阶层。除了收钱,所谓“管理”大多有名无实——司机自行出资购车,承担全部运营费用,还要莫名其妙地给出租车公司交“份子钱”,只因为作为公共资源的车牌,被垄断在了出租车公司手里。
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在出租车领域至今是看不到的。为此,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报告早就提出:出租车行业不需要高新技术投入和巨额资金,且政府收税比公司收入少得多,只要管理方法得当,出租车行业完全可以个体化。取消出租车公司,允许实质上早就是个体经营的出租车司机,在名分上也正式回归个体,到底难在何处呢?说白了,无非是既得利益,因为能开出租车公司的都不是“一般人”。此外,政府部门也担心出租车个体化,会增加管理的难度和成本。
据悉,伦敦2万多辆出租车中,三分之二的司机是个体经营户,纽约亦是如此。我们如果能够制定严格而完善的出租车行业准入标准和管理制度,鼓励成立行业协会实施自律监督,出租车行业不可能因为出租车公司的取消而陷入混乱。相反,随着食利中介的取消,出租车司机的收入能够更有保证,坐车乘客的乘车费用也有望降低,市场竞争因此更加充分,市民打车也不会那么难,最终呈现的将是一个多赢格局。
是时候取消出租车公司暴利模式、打破出租车领域的垄断格局了。让出租车个体化,天不会塌下来。全面深化改革,至今已经啃掉了那么多硬骨头,没理由啃不动出租车公司暴利模式。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