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2015年会飞来哪些“黑天鹅”?

2014年12月31日 07:41   来源:中国网   张敬伟

  2014年的“黑天鹅”事件很多。

  地缘政治上,乌克兰危机突然爆发,引爆美欧俄三方矛盾。当欧洲人以旁观者和反思一战的心态将中日领土争端视为世界新冲突的导火索时,新“冷战”的阴霾开始在欧洲上空聚集。乌克兰很恐惧,俄罗斯很受伤,欧洲很纠结,美国很强势。

  经济上美国复苏是独一家,这是逻辑大趋势,不属于小概率“黑天鹅”事件。但原油价格的跌跌不休,而且欧佩克决议不减产,却是典型的“黑天鹅”来袭。美国用经济制裁做不到的事儿,俄罗斯让原油价格下跌给打趴下了。卢布危机之后,是俄罗斯经济危机。

  埃博拉病毒来袭,马航两次空难和亚航失联,这些事故也算是影响全球的“黑天鹅”事件。当然,IS突然崛起,向美国发难,和全球为敌,将撤出伊拉克的美国重现拽入反恐战争的泥潭,这是美国难以预料的,也让世界惊扰。全球进入新反恐时代,也算是2014年的“黑天鹅”事件之一。

  美朝因为一场黑色幽默的《刺杀金正恩》导致了“网络战”,这可是年终飞出来的“黑天鹅”。

  2015年会有哪些“黑天鹅”事件?

  既然是小概率事件,“黑天鹅”就很难预测。但还是能够窥出一些苗头性的大事件。

  首先是自然灾害,这是最不可预期的。以今年的埃博拉病毒为例,本来国际社会没有想到它会从非洲蔓延至欧美世界,但这事儿就真的发生了。对待疫情,还有自然灾害,人类智慧依然显得孱弱。2015年还会有哪些疫情和自然灾害发生?殊难预料,但肯定会有。人类要做好预案,将损失降到最低才好。

  欧亚大陆,并不太平。从朝核危机到乌克兰难题再到中东恐怖之战,这些老问题极容易演化为新冲突。奥巴马的白宫故事,还能书写出多少精彩的篇章?除了经济成绩单不错,外交上只剩下最后的强硬了。强硬是超级大国的常备武器,但也容易造成对手的背水一战。

  俄罗斯和朝鲜,IS和叙利亚,两对冤家,和美国的新游戏在新一年演绎出怎样的故事,值得关注。

  被埃博拉困扰的非洲,2015年未必真的平静。内乱频仍的黑非洲国家,还会出什么乱子呢?

  西太平洋因为中日关系缓和而平静了许多,南海里的你争我夺也不那么激烈了。但朝鲜呢?会不会发生政治变局?这个封闭的国家,存在着太多的变数。而朝鲜的任何变化,都会激起东北亚地缘政治局势的动荡,中美俄日韩,五方战略力量如何在动荡中平衡,这可是一篇大文章。谁能读得懂,谁能看得透?

  911事件后,中东基地组织曾经让东南亚的回祈团蠢蠢欲动,而且制造了很多恐怖袭击。当年的巴厘岛恐怖袭击,让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要学习小布什总统的“先发制人”。现在,美国和盟国在中东对IS展开联合反恐行动,东南亚的恐怖组织会否死灰复燃?发生在澳大利亚的人质事件,被阿博特总理定义为恐怖袭击。不要紧盯东南亚的空难,说不定东南亚还飞来让全世界惊愕的“黑天鹅”--恐怖主义在此区域兴风作浪?

  还记得缅北果敢的彭家声吗?年过八旬的他又回来了。民主化的缅甸,会不会在缅北地区的森林里,面对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武装叛乱呢?还有泰国,军政下的平静,遮不住国内红黄两军的暗潮涌动。泰国政局,总是让人捉摸不透。

  2014年美国发生了不少白人警察和黑人的悲剧故事,并引发了不少街头示威。新的一年,经济复苏的美国看上去恢复了超级大国的活力,这个国家内部发生一些问题才算是真正的“黑天鹅”事件。愿上帝保佑美国。哈哈。

  总担心新的经济危机从欧洲再起,还有新兴市场。全球经济不景气,其实算不上是小概率事件,因为2014年的危机惯性决定了2015年全球经济注定好不到哪里去。

  新的一年,全球都希望有个好愿景。但世事难料,这个世界总少不了“黑天鹅”飞来。

  (张敬伟,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