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没有“同桌的你”仍有“同时代的你”

2014年12月22日 07:21   来源:红网   涂启智

  教育部在12月16日发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意见》表示,高考综合改革将从2017年开始推行,实施语、数、外3门学科全国统考,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科任选3科考试成绩。不少教育领域的从业者以及专家都认为,今后高中很可能将采用“走班制”进行教学。(12月21日《新文化报》)

  高考综合改革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综合改革以及应运而生的“走班制”教学都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语数外基础工具学科之外,打破传统的理科与文科界限,从6门学科中任选3课考试计入高考成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可能性增大,更有利于造就学科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走班制”教学将对学校教育发生蜕变带来诸多利好因素。学生可以选学科、选课任老师、不断变换上课教室,这种适时变化与灵活自如是一个年级始终固定在一个教室“从一而终”传统教学方式无可比拟的,它契合了青年学子热情洋溢活泼好动的身心特点,使学生自由选择空间扩展、“我的事情我做主”不再是难事。这无疑会促进青年学生个性彰显与张扬,助推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安利创始人理查·狄维士曾说,“把每个人视为拥有个人才华和特别目标的独特个体,不仅是我成功的关键,也是我人生圆满喜乐的关键。”

  其实还可加上一层意义:个性彰显亦是社会充满活力的关键。追求自由不仅是青年人的渴望,也是所有人的意愿,一边是周而复始、千篇一律的“朝九晚五”,另一边是弹性时间工作制;一边是办公室固定不变,另一边是办公地点随时变换;一边是单位除了考核个人业绩还死盯着你的出勤情况,另一边是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什么都OK……你会选择哪一边?答案不言而喻。

  “走班制”教学可以让所有学生都能接触到最好的学科老师,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最好的老师去听课,这会从另一个层面倒逼教师注重提升自身素质,也使教学相长不致落空。不仅如此,按部就班式稳定不但窒息创新的火花,而且抑制进取的热情,读书学习也是如此;一旦打破一成不变的学习状态,走向相对开阔的求知环境,必然会极大刺激学生求知学习热情,亦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其创新求变意识。青年人热情奔放、才华迸发、个性凸显,这不就是合格的“时代公民”吗?

  至于“疏于对学生纪律上的要求”未免多虑。纵然是“流动班级”也仍受班纪班风以及校规约束,课堂自会有课堂规矩,不可能因为“走班制”就会变成“放牛场”。“走班制”固然有利有弊,利主要体现于价值取向上,弊主要体现于操作程序上,利远远大于弊,相对于培养时代所需人才之“利”,这种“弊”也应是可以被包容的。

  青年学生当具广阔开放视野,尽管可能没有了“同桌的你”,但是仍然存在“同窗的你”、“同校的你”直至“同一个时代的你”,这一变化对于塑造青年人博大包容胸襟意义重大。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