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伪劣电梯销往全国,“定时炸弹”就在身边?

2014年11月20日 07:27   来源:羊城晚报   

图片源自网络

  “新华社发布”武汉11月18日专电 销往国内多省份、价值2200余万元的品牌电梯,竟然全部是假冒伪劣产品!近日,湖北荆州警方成功破获一起制售伪劣电梯案,抓获11名犯罪嫌疑人。这一起案值超2000万元的电梯售假案,让电梯质量安全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品牌电梯”怎样被伪造?流通销售如何逃脱监管?“定时炸弹”何时能拆除?

  震惊

  电梯造假 关乎人命

  围观看热闹:怪不得电梯有事没事就把乘客夹死,竟然有这么大来头!

  gjwysgwx2152:连电梯这种人命关天的设备都敢造假,这样的人什么坏事干不出来!

  大海:假冒伪劣电梯直接威胁他人生命,直接拉去枪毙吧。打击犯罪,需要重典。

  焦虑

  明天开始爬楼梯了

  网易苏州网友:吓死哥了!明天开始爬楼梯,保命加健身!

  网易河北沧州网友:这2000多万的假冒伪劣电梯到底销往了哪里?我新买的房子还没入住,楼里的两部电梯天天坏,不会是他们卖的假冒伪劣电梯吧!

  mwsb888:合格电梯是通往楼上的,假冒伪劣电梯是通往西天的。

  SmartGkk:要求全国电梯进行强制认证,但凡质量低下的,全部清理出来,还市民一个放心的环境!

  问责

  对监管部门也要“监管”

  能工能匠:首先追责有关部门,安装个电梯本是要经过很多检验,这些都是怎么通过的?有关部门绝对逃不了责任。

  宇宙中的恒星:有些监管部门的人,穿着一身制服,拿着纳税人的钱,晃晃悠悠,工作没效率,这些人必须先有监管。否则,再好的法律再好的制度都是仅仅写在纸张上的。

  网易北京市网友:难道这些监管部门的人从不坐电梯?不为他人着想算了,那是良知问题,不为自己着想,那是脑子问题。

  网易深圳网友:利益链条只有重罚重判才能被剪断,参与其中的商人、贪官都应同罪,应按杀人未遂论处。

  网易辽宁网友:有些领导、监管层的能力与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社会的发展。

  (专题整理 小强 感谢网易网友)

(责任编辑:武晓娟)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