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82亿经费让人眼馋

2014年11月19日 14:01   来源:东方网   叶祝颐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11月17日正式发布了2014年“中国两岸四地大学百强排名”,这是该排名自2011年问世以来第四次发布。“办学经费”总量前十名中有8所高校来自大陆,较去年排名增加2所,清华大学以82亿人民币的数额雄踞榜首。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进入指标前十的高校的“办学经费”也均有较大幅度增长。(11月18日《环球时报》)

  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量教育发展水平是国际通用的方法。清华大学办学经费以82亿人民币的数额雄踞两岸四地高校榜首,北京大学办学经费稳居高位,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重点高校的办学经费大幅增长,这是中国教育经费增长的一个现实缩影,教育投入成绩可喜可贺。

  但是,换个角度看,观察教育投入既需要宏观视角,也需要微观视角。那就是,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要把教育投入的钱用到刀刃上,完善教育设施,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遏制教育乱收费,让广大民众从中受益。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其他普通高校投入几何,民办高校有没有投入,义务教育特别是贫困地区教育经费是否充足,是一个无人回避的问题。如果清华等名校教育投入过大,挤占了普通高校与中小学特别是薄弱学校的份额,难免让人感到不公平。

  更重要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生源数量与当地高等教育资源不对称的情况客观存在。平心而论,地方对重点大学提供了优越的办学环境与人、财、物的支持,特别是首都北京,情况特殊。近水楼台先得月,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招生政策适当向当地倾斜并非不可以理解。但是倾斜不能忽视教育公平,要注意“度”的问题,清华、北大是全国人民的清华、北大,并非是北京的清华、北大,清华、北大等全国性重点大学不能把自己变成地方的自留地。

  事实上,这种重点大学本地化的现象并非个别。许多重点大学近年来越来越地方化,它们在办学所在地的录取比例居高不下,俨然形成了教育割据的局面。不容忽视的是,尽管一些地方政府与所在地高校实现共建,但是中央财政拨款依然是重点大学经费来源的大头,全国的纳税人都为这些重点大学做出了贡献,倾注了心血。重点大学特别是中央、部属院校本应属于全国人民的公共教育产品,不是地方的自留地。重点大学招生地方化,招生名额不能面对全国考生公平分配。剥夺了外地考生公平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这对高等教育资源不丰富,人口、考生众多省份的考生尤为不公平。

  一所重点大学,如果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不仅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更可体现大学的博大胸怀。而相对单调的生源结构,长期发展下去,可能会形成文化、学术“近亲繁殖”的怪圈。教育教学的评价标准也会趋向单一,难免会抑制人才的发展空间。这显然不符合大学的办学宗旨。如果大学跳不出狭隘的地域圈子,对大学自身发展、对全国经济统筹发展,对营造公平的教育环境都没有好处。

  在重点大学地方化、招生名额分配不公的大背景下,中国政法大学多年前就建立了按各省市人口比例确定招生指标的制度,显得弥足珍贵。令人遗憾的是,中国政法大学的热气并没有融化招生地域坚冰,目前尚无第二所名校跟进,中国政法大学的名气或许不如清华、北大等名校,但是在招生公平的问题上,中国政法大学的做法值得清华等名校反思。

  对此,教育部要积极回应民意,适时调整招生政策,不能以高考分省市命题回避招生公平、教育公平核心问题;“首富”清华等名校更要饮水思源,摆脱狭隘的地域意识,以公平的招生制度向全国纳税人反哺,以实际行动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和谐。

  编辑点评:

  异地高考生,就是教育资源不公平的产物。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