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片酬,既要限高也要托底

2014年11月13日 08:14   来源:钱江晚报   本报评论员 高路

  中国的影片还没有冲出国门,片酬已经挂在天上了。据说,《青春期撞上更年期2》的男主角杜淳拿到了1600万元,女主角马伊琍拿到了1800万元,《红高粱》男主角朱亚文的片酬也已达到一集已达90万元。你已经分不清到底是明星在为电视剧打工,还是电视剧在为明星打工了。

  有消息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准备出台“明星限薪令”,很多人一听到限一类的词就很反感:人家是市场行为,掏真金白银的人不着急,你着什么急?表面上看似乎是这样的,这个市场确实不是强买强卖的垄断市场,可这也未必是成熟理性的消费市场。

  不要以为这是一件简单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电视剧卖掉的钱虽然是电视台付的,我们无需为它额外付费,可是电视台的钱也不是凭空来的,片酬高了,意味着你要忍受的广告也多了,电视剧更注水了,所以说到底,明星的高片酬其实是大众在买单。

  明星的薪水该不该限?得首先问问他们值不值这笔钱,从市场角度看,既然有人愿意掏这个钱,那他们就值这些个钱,可是不是黄金就卖出了黄金价,白菜就卖出了白菜价呢?依广电总局的这个限薪令的意思,是不值。问题是,广电总局虽然是主管部门,但它不是市场参与者,它怎么知道,这个片子该值多少钱,那个明星该值多少钱呢?比如《泰囧》票房十几个亿,可它却没有在业界获得口碑,那么你说它值还是不值呢?《大话西游》上映之初票房才几千万,可是它所影响到的人群又何止千万,你说它值还是不值?看到几个明星拿着天价,也要看到一大堆不怎么有名的明星赚着血汗钱,还要看到更多的群众演员吃着盒饭拿着可怜的一点酬劳。看到几个明星星光灿烂,还要看到更多的演员被拍死在默默无闻的沙滩上。

  市场任何时候都有扭曲的时候,但是一个东西价格如果和价值分离太高的话,难免让人感觉不值。总的来说,就中国电视电影市场的现状而言,明星们的收入比他演的电影给人的印象要深刻,明星们的片酬比他们的演技更深刻。我们的国产电影有的已经可以拿到十亿元级的票房了,可是我们的电影在世界上的口碑还在发展中国家行列。

  物价是怎么被哄抬上去的,恐怕得从市场本身找原因,全国那么多电视台,除了有限的几家靠自制节目活着以外,很多都要靠电视剧活着,不争行不行?恐怕谁都不敢对电视剧说不是,要不广告怎么办?另一方面,好坏都是这帮人了,大家的选择余地其实都不大。不管这帮人值不值那么多钱,限制可以治标,终治不了本,治哄抬物价最好的办法是放开市场,如果觉得我们自己的明星导演不够珍惜眼前的好日子,那么不如让外来的和尚杀杀价,推他们几下。

  靠明星推动与靠质量推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前者看的是脸,用脸来保证票房,后者则需要这个行业所有从业人员的全身心投入,为什么在美剧中很少看见包打天下的脸,就是这个道理。在中国天价的片酬背后是编剧和一些新人小演员配角的无奈,他们的利益又由谁来保障?限高的同时也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既然要限高,自然也要托底,在美国有一整套机制保障非主角演员的利益,不管是演员还是编剧,都能找到为自己维权的“娘家”,这种社会化组织的调节功能是政府部门的行政命令很难取代的。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