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政府购巨灾保险是可复制公共担当

2014年11月12日 14:13   来源:西安晚报   堂吉伟德

  10日,记者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浙江宁波成为中国首批巨灾保险试点地区,宁波市巨灾保险试点正式实施。今年,宁波市政府掏3800万为公众买下6亿元的巨灾保险,另投500万设巨灾基金。今后,宁波遇到台风、强热带风暴、龙卷风等巨灾时,居民人身伤亡抚恤最高赔偿限额为每人10万元,家庭财产损失救助最高赔偿限额为每户2000元。(11月11日《现代金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虽然巨灾保险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宁波因为地理位置独特,面临的自然灾害相对严重,特别遇到台风、强热带风暴、龙卷风的机率较大,造成人身财产损失的风险极高。为了有效的化解风险,提高公众抵御风险的能力,试点和推行巨灾保险无疑是种优选,可以在政府、保险公司和公众之间实现双赢。

  对政府来说,公共财政掏钱替每个人买巨灾保险,体现了公共责任与担当,未雨绸缪,也有效减轻了自身的负担。自然灾害或许无可预防,但提前布局分解风险却并不困难。一旦灾害发生并造成巨大的损失之后,还可以给造成人身伤亡的家庭和个人,更高限额的赔偿,使他们在经历了灾难之后能够有更多的物质救济。对保险公司来说,可以通过巨灾保险的业务实施,实现与地方政府的紧密结合,不但拓宽了业务范围,也体现了保险行业的社会责任。

  事实上,用公共财政替公众购置意外险、伤害险或者灾害险,在国外很多国家已成惯例,也是政府效能提高的一种有效表现。在国内,北京等地方也有所尝试,比如2013年起,北京就推行了政府主推,公共财政兜底,专业机构承办的“摔倒险”,最高赔偿额度可达20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老人摔倒的后顾之忧,也使得“摔倒讹诈”不再成为道德和法律的双重纠结。还有的地方正在大力实施的公共责任险,政府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有机结合了起来,也让提前介入的政府更多地分担了风险。

  从某种意义讲,政府公共财政买单购置的民生保险,不失为一种福利提前的投放,虽然应有相应的成本考量,但在“以人为本”的执政需要下,必须考虑到综合效益尤其是社会和民生效益。虽然巨灾保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但其作法依然可以复制。各地可以完全根据自身的实际,推出既有鲜明特色的公共保险。退一步讲,即便没有形式上的创新和险种上的增加,在借鉴和学习别人的基础上,做好既有保险的实施和推广,比如“摔倒险”、“意外险”等,也是具有含金量的公共责任的体现。

  我国地域广大,像宁波一样面临自然灾害的地方不乏其类,特别是汶川、玉树等大地震发生后,如何建立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公众受益的公共保险机制,既属于化解风险的现实选择,也属于提高公共管理的有效手段,更属于体现公共情怀,做到以人为本的责任体现。巨灾保险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其提供了一个样本和思路,并可效仿和复制。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莫开伟:境外盲目买保险要不得    2016年03月24日
  • ·从车险改革中解读保险的理念    2016年01月13日
  • ·给大蒜买保险一举多得    2015年08月2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