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小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2014年11月11日 09:36   来源:光明日报   马培华

  大力培育和发展中小企业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趋势,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必须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思路、办法破解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中的瓶颈问题,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一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必须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探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政策,如试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鼓励自主创新的研发经费补贴、推动中小企业参与国内外技术交流等,努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科学、结构优化的企业集群。要改善过去我们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知识产权战略,放开职务发明对知识产权专利在企业生根、开发、落户的束缚,赋予职务发明人相应的实施权。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建立和培育面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力度,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是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两化融合”是众多中小企业迅速提升竞争力、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两者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1+1”,也不是盲目的资金投入,而是需要探索出一条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合理控制成本的“两化融合”新渠道、新模式。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是阻碍中小企业两化融合的三大原因,因此,要从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角度、从人才培养与引进角度、从信息化服务角度,为企业提供国家政策法规、行业发展趋势、投融资渠道、科技成果、技术需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信息服务,覆盖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的一体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高市场预测和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管理水平。

  三是加快“四新经济”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创新的潜力巨大,这里所说的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还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市场的创新、营销方式的创新、管理方式的创新、企业产品形式的创新、包装的创新等更广阔的含义。当前,要牢牢把握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优化“四新”发展的市场化支撑体系,提升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战略思维,拓宽国际化视野,坚定走“四新”经济和“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以核心技术或差异化的资源立足市场,以市场为中心推动创新,以产品横向延伸和国际化战略实现规模化发展。

  四是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仍很突出,包括生产经营成本持续上升、市场需求萎缩、融资难等。但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专业人才缺乏,无法完全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问题,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提供专业帮助和指导。因此,要深入把握新形势下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完善公共服务和管理方式,坚持“规划、主体、载体、项目、投融资、环境”等六要素综合统筹,合力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激发内生增长动力,推动形成政府引导与市场主体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五是构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在现有服务体系和框架基础上,建立全覆盖的中小企业服务网络,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服务需求进行分类,确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运行监测,定期梳理分析、及时反映中小企业诉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第三方服务机构作用,提供信息、技术创新和质量、创业、市场开拓、法律等各项专业服务,并建立服务评价机制。

  六是形成畅通的融资渠道。密切关注企业融资需求和融资成本变化,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带动资金投向中小企业,特别是属于创业阶段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搭建融资服务平台,加强融资担保服务,鼓励银行开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贷款模式、产品和服务,培育和发展创业板市场,促进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加强中小微金融服务,同时,鼓励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金融改革创新、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 马培华)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