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16年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与上月持平,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与此同时,财新网也发布消息,5月财新中国通用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9.2,低于4月0.2个百分点,并且连续15个月低于50.0的临界值。
结果与此前汇丰发布PMI数据的情况相似,官方和财新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采集数据的样本不一样,官方以大中型企业为主,汇丰和财新则以中小企业为主。官方数据好于财新,说明大中型企业的情况好于中小企业。这一点,从官方分企业规模的数据中也不能看出,大型企业PMI为50.3%,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但继续高于临界点;中型企业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小型企业PMI为48.6%,比上月回升1.7个百分点,仍低于临界点。
从官方和财新采集数据样本的情况来看,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官方更加注重的是大中型企业,而不是中小企业,关注的主要是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而不是就业能力。而民间机构或社会机构关注的则更多是中小企业,亦即更加关注居民就业。如果在经济形势较好,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比较协调,特别是财富紧缺的情况下,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大中型企业身上,是正确的,也是可行的。但是,眼下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供给侧质量和效率不高,制约需求质量和效率提高的情况下,如果仍然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大中型企业身上,可能就不太恰当了。
事实也是如此,金融危机爆发8年来,虽然也出台了一些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但是,从总体上讲,政策、资金的支持重点,都放到了大企业、大项目、大投资身上,包括基建投资、交通设施投资、城市建设、房地产、国有大企业等,试图通过做好“大”的文章,尽快让经济稳定下来,尽快改变经济下行的格局。殊不知,只“拼”大,不“顾”小,经济的基础就不牢固。纵然经济增长率能够保持一定水平,含金量也不高,抗风险的能力也不强。相反,如果从金融危机爆发后就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给中小企业更多的支持和倾斜,即便经济增长率不高,经济的稳定性也强。尤其是就业和居民收入有足够保证,就能有效刺激消费,促进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更重要的,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做保证,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的面临的人员矛盾就会大大减少。
问题的关键是,在发达国家也被列为政府关注重点的中小企业,并没有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更多情况下,中小企业都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多数企业的寿命都在3~5年。尤其是现在,寿命更短,生存难度更大。
俗话说,船小好掉头。说的是,企业小,转型的难度也小。可是,政府给中小企业创造的环境,却是船小也不好掉头。不仅如此,在资源配置方面,中小企业所能获得的资源,已经被大中型企业和地方政府逼干,很难得到资源的公平配置。在很多地方,为了支持所谓的大企业、大项目、大投资,政府不惜动用一切力量,损害中小企业的利益。如让中小企业让位房地产开发,让中小企业让位大企业圈地等。
相反,如果政府给予中小企业的资源多、条件好、环境佳,很多企业已经成长为大中型企业了。至少,不会象现在这样难过,更不会大批倒掉。近段时间以来围绕深圳企业外迁问题引发的讨论,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中央要求,要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鼓励企业和居民创业创新。应当说,这是经过长时间探索和实践得出的重要经验,也是经济发展思路和思维的一次重要转变。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大企业、大项目、大投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能够提供就业的中小企业。如果中小企业起不来,仅靠几个大企业、大项目、大投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小企业为解决温饱问题、就业问题、居民收入增长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且形成了一大批大企业、大实业,完成了中国经济的“第一次创业”的话,当下的中国经济,又到了需要依靠中小企业进行“第二次创业”的时候了。要知道,不管哪个国家,也不可能跨越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经济构架直接上升到以大中型企业为主的经济架构,而必须依靠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壮大,步入新的经济架构和状态。因为,没有哪个国家会把最先进、最优质、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搬到中国来。能够进入中国的企业,要么是来赚钱的,要么是落后淘汰的。
也正因为如此,对中国经济来说,给中小企业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把中国企业逐步培育成大中型企业,并孕育更多新的中小企业,才是中国经济的根本,中国“L”型经济的根。“L”型也好,“U”型也罢,甚至“V”型,就都具备了条件。不然,经济的稳定性就没有保证。权威人士把中国经济概括为“L”型,如果没有中小企业做支撑,“L”型的形状就会十分难看。更何况,从华为等企业的发展的经验来看,从小企业一步步做上来,基础才会扎实,抗风险能力才会得到增强。这一点,必须引起决策层和管理层的重视。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