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祛“官气”,先从“生活自理”开始

2014年11月04日 07:35   来源:红网   文/巴桂茹

  随着反“四风”、改作风的深入,从严治党成为政治新常态,一些干部身上的“不适应症”也越来越明显。比如,机场贵宾厅关闭后,一名县委书记感叹:虽然坐了无数次飞机,但取消贵宾厅等细致服务后,我比刚进城的农民还懵懂,订票、取票、换登机牌等,不问就不知道,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11月3日《人民日报》)

  除了不会办理登机,一些干部去医院不知道怎么挂号、乘公交车不知道如何投币刷卡、参加培训会走错教室……随着作风建设“紧箍咒”的不断收紧,一些干部不得不开始“亲自”做一些事情,结果却窘态百出、笑话不断,被群众戏称为“生活不能自理”。

  毛病是惯出来的。一些干部之所以工作生活“不能自理”,实际上是特权思想、官僚作风长期“熏陶”的结果。因为掌握着一定的行政权力和市场资源,有的干部自认为高人一等,坐飞机要享受贵宾服务,看病要请专家上门,出门要有司机“全天候”服务,甚至连参加培训都有秘书代替写作业。在这种全方位、无死角的“伺候”下,一些干部自然渐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生活能力逐渐萎缩并丧失了。

  越积越多的“不能自理”的“官气”,不但让这些干部体会不到群众的疾苦,接不到地气,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让个别干部逐步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最终滑入犯罪的深渊。

  正作风,祛“官气”,“生活自理”是第一步。开会自己端杯,其实费不了多少力气;下乡自己提包,也丝毫显不出身价的下跌;试着自己写文章,能恢复独立思考的能力;假期出门开自己的私家车,更显得坦荡自在。“生活自理”让一些干部从半空中降下来,脚踏实地地生活工作,也让干部逐渐远离“官老爷”的称谓,向“人民公仆”不断迈进。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生活不能自理”背后折射的,并非生活细节的小事,而是一名干部的“权力观”和党性修养水平。领导干部只有放下架子、祛除官气,和群众一起苦、一起干、一样过,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与支持,成为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