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谭浩俊认为,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一直比不上投资与出口,成为一块短板。消费没有能够在“三驾马车”中扮演平衡器的作用,以至于出口一受阻、投资一疲软,经济也就不景气了。
资料图片:顾客在挑选蔬菜。(来源:匿名/东方IC)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会议从信息、绿色节能、住房、旅游休闲、教育文体、养老健康家政等六大领域提出了推进消费的具体办法与措施,并明确指出,必须增加收入、健全社保体系、改善消费环境,以确保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事实上,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在出口面临越来越大压力的情况下,中央就一再强调,要通过扩大消费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消费的政策,如家电下乡、鼓励居民旅游等。
可是,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一直比不上投资与出口,成为一块短板。消费没有能够在“三驾马车”中扮演平衡器的作用,以至于出口一受阻、投资一疲软,经济也就不景气了。问题在于,按照目前国人的消费结构、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要想挖掘消费潜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消费结构而言,至少有两方面的关系需要协调。首先是生活消费与生产消费的关系。PPI连续几年处于负增长通道,反映了生产消费较为疲软的状态。所以,如何迅速启动生产消费,并通过生产消费带动生活消费,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第二是国内消费与国外消费的关系。很多人觉得,消费只有发生在国内,才会对经济产生拉动作用。其实,按照中国目前充裕的外汇储备现状,国外消费也应当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消费能力不强,既包括生活资料消费不强,也包括生产资料消费不强。生活资料消费能力不强,主要缘于居民收入增长慢,不敢消费。所以,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增加收入、健全社保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而生产资料消费不足,则主要缘于国民收入分配不平衡。这导致一些企业没有扩大再生产的动力,也没有积累的热情。如此状态,还怎么能够启动生产消费呢?
这些因素进而导致了消费信心方面的问题。消费热情高不高,信心很重要。而从目前的消费现状来看,消费者的信心是很不足的,居民如此,企业也是如此。消费信心不足,除了消费能力不强的原因之外,消费环境不佳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如食品安全问题、房价上涨过快问题、假冒伪劣问题、旅游休闲过程中的欺诈问题、文化教育中的乱收费问题等。如果这些状况有所改善,消费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对拉动消费是很有助益的。
总之,在消费上做文章,不仅要做生活消费的文章,也要做生产消费的文章。不久前出台的折旧新政等,是拉动生产消费的重要举措;如今,又出台了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应当说,在消费问题上,政策已经越来越清晰,目标也越来越明确了。要实现经济新常态,消费一定不能成为“短板”。在目前的情况下,这块“板”还应当更长一些。(中国经济网网友谭浩俊)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全面而因地制宜地理解“新常态”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