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余额宝收益从“6”跌至“4”说明了什么?

2014年10月29日 07:58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文风

  年初风光一时的余额宝随着其收益率的不断下降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不过新近披露的余额宝三季报,再次引起众多“宝粉”的关注。三季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余额宝盈利57亿元,余额宝规模较第二季度小幅下降6.8%,为5349亿元。截至昨日,余额宝最新7日年化收益率为4.1160%,较其历史最高值下跌2.637%,跌幅近40%。余额宝收益率从“6”跌至“4”说明什么?

  首先,互联网金融产品收益率回归将是新常态。年初一路攀升的余额宝收益率,将互联网金融产品推上神坛,此后各类“宝宝们”竞相抬高自己的收益率,无论是监管当局还是普通百姓大都有互联网金融产品要失控的感觉,因此,监管当局出手规范监管自在情理之中。

  互联网金融产品收益率回归将是新常态,这个新常态就是“宝宝们”超高收益率难再现,但是相对而言会比银行利率高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余额宝以及类余额宝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收益还可能继续下跌,但是,很快会触底反弹。

  对于未来余额宝收益的走势,笔者认为,春节前后,余额宝的规模和收益将会不断创出新高。招商银行前任行长马蔚华认为,余额宝本质上是一种货币基金,其高收益的前提条件是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没有放开,如果存款利率市场化以后,肯定会有影响。这就意味,利率市场化以后,“宝宝们”的收益率将回归常态,其赚钱的方式只能是服务的创新。余额宝产品纷纷上市,竞争使得余额宝收益难以一枝独秀。

  二是类余额宝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成为股市的蓄水池。对于此次规模的下降,天弘基金透过大数据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一些理财属性较强的高净值客户降低了其投资金额。这句话的意思是投资者从余额宝中撤退转投别的产品和领域了。的确,今年股市“跑火”分流了不少“宝宝们”的资金。进入下半年,A股市场走出一波强劲的上涨行情,火爆行情吸引了大量新增资金疯狂入市。种种迹象显示,第三季度的强劲反弹,令A股市场产生了强大的“虹吸效应”,大量新增资金正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上证综指以15.4%的涨幅成为全球股市季度冠军,创业板综指更是创出历史新高。

  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表明股市新增资金多少来自“宝宝们”,但是,在笔者周围做投资的朋友中,从余额宝等“宝宝们”转出资金用于投资已成为一种常态,从这个意义上说,类余额宝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成为股市的蓄水池一点也不为过。

  三是在稳定收益的前提下,创新服务成为余额宝的生存之道。创新是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生命,没有创新,“宝宝们”寸步难行;没有创新,再大规模的“宝宝们”都可能被一夜之间超越。余额宝收益率从“6”跌至“4”并不能说明互联网金融产品进入了冬天,走向了末路,对互联网金融产品而言,打败“宝宝们”的只能是“宝宝”自己。

(责任编辑:张无)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张平:余额宝缘何风光不再    2014年07月08日
  • ·余额宝如何面对新挑战?    2014年06月10日
  • ·余额宝为何独领风骚    2014年03月17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