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秸秆焚烧要堵更要疏

2014年10月13日 07:11   来源:红网   刘建国

  自10月8日起,华北地区就迎来了入秋以来的首轮区域性大气污染,北京空气质量重污染预警和霾预警更双双升级为“橙色等级”。对此,环保部门认为,眼下北方地区进入秋收季节,焚烧秸秆现象集中,是本次重污染形成、加重的重要因素。(10月11日《海峡都市报》)

  雾霾频发,令人忧虑,秸秆的大量焚烧,必然会引发重度空气污染。就目前而言,相关管理部门和单位,都是侧重于媒体曝光,以及采取严厉的管理手段,对焚烧秸秆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但是,仅凭严厉的堵截方式,很难产生本质作用,无法遏制住焚烧秸秆的行为。

  现实中,焚烧秸秆行为处于隐蔽状态,很难被发现以及治理。很多农民也缺乏环保意识和思维,根本没有环保的概念可言。其实,仔细想想,对于农民而言,之所以选择焚烧秸秆,关键还是在于,秸秆的利用率太低,没有相应的渠道和途径变废为宝。在利益的权衡下,以较小的代价来兑换便捷的农耕方式,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事实上,减少秸秆焚烧行为,不能片面的采用堵截方法,还应当注重疏通策略的运用。仔细想想,如果在秸秆的处理上,政府部门能够提供便捷的服务,打通秸秆处理的渠道,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农民放弃焚烧行为。如果,秸秆能够被重生利用,能够从秸秆中获得到更多的实惠,农民也不会将秸秆当成废物。因此,如何在秸秆利用上做足文章,实乃治理焚烧行为的重要方法。

  其实,就目前来看,在一些地方,秸秆已经被最大化利用,可以制作沼气、发电、做肥料等等。但是,这些利用方式还没有被广泛推广和利用,大面积普及还遇到掣肘。基于此,就需要相关部门单位认真研究部署,找准正确的渠道和途径,积极拓展秸秆利用的新方式,真正让废物变为宝物。

  环境保护无小事,既需要农民朋友的积极参与,也需要相关部门机构的出谋划策。从这个角度而言,就需要做到疏堵结合,为秸秆利用消耗找到更好的途径。唯有如此,才能减少焚烧行为,从而为空气环境质量的好转提供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