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5周年 推动现代化转型是公民的责任

2014年10月01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大家都应参与到推进改革的事业中来,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转型增添力量,建设一个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中国,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责任。

新中国成立65周年

资料图片(图片来源:元良/东方IC)

  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

  这一年,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正处于深层次矛盾凸显和“三期叠加”的阶段,到了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候。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GDP增速只有3次连续23年低于8%:第一次是19791981年,第二次是19891990年,第三次是19981999年,这3次回落主要是受到外部短期因素的干扰,每次过后又回到了高速增长的轨道上。

  第四次正在出现:2012年、2013年,我国GDP均增长7.7%2014年预期目标是7.5%,上半年为7.4%。这次不是景气循环周期的下行区间,而是经济增长阶段的根本性转换。而这一变化,与一个叫“新常态”的名词紧密相关。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纲举则目张。全面深化改革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重点领域突破前行。从《关于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的方案》到《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再到《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国务院全面推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搞强刺激,没有放松银根,而是强力推进改革,大力调整结构,着力改善民生,保持了经济平稳运行: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7.4%,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2.3%。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18月,31个大中城市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70多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多增了10多万人。

  更重要的是,随着行政审批的削减下放和行政改革的深入,这种情况改变了政府运作模式和官员的行为方式,地方政府支配重要资源的能力和干预微观经济的权力逐渐被缩小,官员可以寻租的空间相应减少。

  当然,全面深化改革未有穷期。如果说简政放权是“先手棋”,那么制度建设就是“连环炮”。一方面,要拿出“权力清单”,政府应该干什么,“法无授权不可为”,这样才能防止公权滥用,减少寻租现象,使政府真正履行为人民、为大众服务的职责。另一方面,要给出“负面清单”,企业不能干什么,“法无禁止皆可为”,这样才能形成公开透明、预期稳定的制度安排,促进企业活力充分迸发。

  改革开放本身就是规模宏大的创新行动,今后创新发展的巨大潜能依然蕴藏在体制改革之中。通过加快改革,解除对个体、对企业创新的种种束缚,使大部分人都能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体力加脑力,制造加创造,开发出先进技术乃至所谓颠覆性技术,我国发展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多价值,再上新台阶。

  最后,笔者引用吴敬琏老先生的话为祖国“庆生”:“中国现在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一轮改革正在逐步展开。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改革一场除旧布新的革命,必然会遭遇来自陈旧意识形态的阻力,面对来自以权谋私特殊既得利益者设置的障碍,还要解决在旧体制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积累起来的种种实际困难。重重艰难险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克服。我衷心地希望,大家都参与到推进改革的事业中来,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转型增添力量,建设一个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中国,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中国经济网 程仲德)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反腐影响经济发展论调别有用心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