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利润畸高亟待改变

2014年09月22日 10:0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莫开伟

  从目前看,利润过分向银行集中并不是一件好事,它表明我国经济仍是一种病态经济,没步入良性运行轨道,显露已有产业经济结构潜伏着巨大危机

  9月2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2014中国企业500强报告显示,17家银行企业净利润总额1.23万亿元,占500强企业净利润51%。这是500强企业中银行业利润总额首次超过其余483家企业的总和,这也意味着,制造业同其他行业与银行业的“利润鸿沟”越来越大(《经济参考报》9月3日)。

  对我国当前由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地区贫富差距引发的个人收入分配差距,国人深感忧虑;且不少有识之士强烈呼吁政府加快改革,消除收入分配不公带来的各种社会危害。殊不知,企业利润差距拉大,过多地向银行倾斜,实质也是企业间“收入”分配不公;如果任由这种现状蔓延,其危害相对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目前看,利润过分向银行集中并不是一件好事,它表明我国经济仍是一种病态经济,没步入良性运行轨道,显露已有产业经济结构潜伏着巨大危机。一方面,我国社会利润向银行聚集,不利于社会平均利润形成,不利于产业经济全面复苏和发展,引发实体经济空心化和资金脱实向虚;同时也会加剧实体企业经营亏损,加大亏损覆盖面,与银行相比处于“冰火两重天”境地。据资料,2014中国企业500强中300家国有企业亏损面高达14%,42家企业合计亏损726.6亿元;且营业收入同口径同比增速为10.6%,增速连续两年下降,10家中央国有企业合计亏损385.7亿元。出现这种局面,与银行分割太多社会利润存在必然联系。这种盈亏局面不改变,只会更加挫伤全社会投资实业的信心,也会使不少实体经济“见异思迁”,将资金转向虚拟产业领域,推高产业经济泡沫,使实体企业越来越被边缘化,这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埋下了一枚“定时炸弹”。

  另一方面,这种利润分配格局出现,表明银行服务实体经济仍停留在表面上,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实体经济经营所得大都被银行“掳”走,实体经济融资贵、融资难局面仍无法改观,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经济战略目标实现带来许多不利因素。据资料,2014中国企业500强中有260家制造企业营业收入合计23万亿元,占500强营业收入总额40.6%,但其资产合计和利润总额占比却仅为11.8%与19.5%,远远低于银行业态。而从净资产收益率来看,制造业企业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仅为8.8%,银行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却高达18.6%。而同时,500家企业2014年整体资产负债率达到69.43%的高水平。这说明银行高利润率是在实体经济整体近乎微利的情况下实现的,间接反映了银行对实体经济利润的侵蚀。

  再一方面,这种利润分配格局,会更加引发各级地方政府产生经济发展错觉,认为发展实体经济见效慢、风险大、财税增长缓慢,从而失去对实体经济扶持信心,转而将精力集中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产业项目,这对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化解政府债务风险、防止房地产“硬着陆”等都将带来不利影响。可以说,当前实体经济发展不乐观,除了受客观经济大环境制约之外,与各级地方政府在财税等扶持政策不到位、动力不足等存在一定联系。而与此相反的是,各级政府却对卖地增加财政收入表现异常冲动,导致卖地越来越多,对土地财政依恋越来越严重;对地方基础设施投入兴趣越来越浓,以至地方政府债务从第一次审计的10.7万元,在短短的两三年内膨胀到20多万亿元。

  而且最大的危害在于,在目前这种利润分配格局下,也会导致银行信贷投入失去纠偏机会,将越来越多资金投向高回报、高风险产业项目;而为保证这些产业投入资金,银行又通过理财等途径大量吸收资金,抬高社会资金整体成本,又反过来促使资金流向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等产业领域。同时,由于受到银行资金投向影响,也带动民间高利贷、非法集资活跃并不断向房地产、产能过剩等产业项目渗透,从而加剧全社会产业经济结构畸形化,这是很可怕、很危险的后果。

  可见,目前银行一家“瓜分”社会过多利润,造成一家“独大”局面,对当前经济发展是有害无利的。对此,应引起足够重视,除继续努力推进银行业改革,转变银行业发展方式之外,加快推进其他各项配套制度改革,中央政府在发展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上应从国家层面制定整体战略计划,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确保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经营竞争势力和盈利能力,从而推动全社会平均利润形成,促进中国经济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