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缘何遭投资者冷落

2014年09月17日 07:52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记者 赵昂

  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却被忽悠买成了保险,明明是稳健型的保本产品到期后却产生亏损……长期以来,银行工作人员私售产品或在客户购买理财产品时进行误导的事件时有发生。

  近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为规范银行理财业务,未来银行销售理财产品要进行全程录音录像。

  实际上,上个月,银行理财产品数量已呈下跌趋势。根据普益财富数据显示,今年8月共有147家银行发行了4904款个人理财产品,参与银行数量减少2家,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增幅为-1.16%。理财产品出现销量下滑,在近几年并不多见。

  与此同时,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谈不上诱人。本月第一周,以在广东发行的非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为例,理财产品总数为484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5%,平均投资期限为134天。

  个人投资者之所以愿意购买理财产品,很大程度上是不满意银行现有存款利率,收益跑不赢通货膨胀,造成资金的事实贬值。由于利率市场化尚未开启,银行无法给予资金数量较大的个人客户更高利息,于是便通过出售理财产品的方式吸纳资金。

  根据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近期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显示,如果从发行产品风险等级的角度来看,统计结果得出中低风险等级产品的募集金额最大。2014年上半年发行的一般个人客户产品中,风险等级为三级以下的产品募集金额占比高达99.79%。

  与发达国家个人投资者投资理财产品时更看重收益率不同,中国的个人投资者更热衷购买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在后者看来,关键时刻能否保本,远远比收益率高低更重要。虽然说在金融投资中,低风险和高风险的产品因其投资侧重点不同,收益也不同,低风险的产品,其可预期的最大收益,往往难以与高风险产品相提并论。

  这就不难解释,为何近期出现了理财产品销量的下降,因为个人投资者,正在寻找保本概率大、收益率也更高的产品,并且对于理财类产品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

  首先来说,与理财产品的销售和运营团队相比,个人投资者不论是在金融知识背景还是风险判断上,都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地位,更何况目前金融机构并不把理财产品的资金流向公布给投资者,使得投资者更加难以判断。

  举例来说,一些机构在销售短期理财产品时,将“年化收益率”中的“年化”有意回避,使得投资者对预期收益误判,还有的将较高风险的理财产品说成是“保本型”,结果投资失败,数月后投资者发现不但收益全无,本金也亏了不少。这样的事情不时见于报端,而一旦最终收益难敌预期,或者与销售时的口头应许不符,由于目前相关监管制度尚不健全,投资者也将面临维权无门的困境。

  这样的情况,让许多个人投资者对于银行理财的安全性打了问号。那么,什么样的产品能够在个人投资者的心目中,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更好替代品呢?答案是互联网金融产品和股市。

  互联网金融产品,虽然是新生事物,但却因其赎回方便,且投资者能实时查询收益并兑现。在投资者眼中,安全性看上去反倒比“投进去几个月取不出也看不到”的理财产品强。更因交易便利、门槛更低得到了年轻群体的青睐。

  而对于拥有大额资金的投资者而言,股市已经重新进入了他们的投资视野。近几个月,股市长期在2300点左后徘徊。自2007年10月16日,股市冲上6124点后迅速下跌开始,此轮熊市已经延续了七年之久。由于目前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收益不佳,加之部分简政放权的改革红利正在惠及国内企业,使得大量资金开始向股市聚集。当投资者们嗅到股市未来数年风向标的气息时,放弃收益率较低的理财产品也就不难理解了。

  现阶段,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正在逐步进行,一旦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作为“变相高息大额存款”的理财产品如果依旧以现行方式运营,则恐难有市场。加之互联网金融和证券市场的冲击,留给金融机构的时间其实已经不多了。

  毕竟,喜欢在电脑面前看着“某某宝”里面的金额不断跳动的年轻人,并不愿意和老年人一起,在银行里排队一个下午,去买一个自己“看不见、摸不准”的理财产品。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