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勤给投资者上了一课

2016年05月27日 10:07   来源:东方网   吴兴人

  在现实生活中,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骗子,可以说是所在多有。徐勤可以算得是一个大金融骗子,后来居上。他今年35岁,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家庭背景,也没有留过洋,自称是一个“金融爱好者”。这并不妨碍他下海在金融市场里跳腾一回。在5年前,他办了一家注册资本1000万元的“中晋1824”公司。短短5年时间,徐勤站到了财富之巅。截至案发,中晋系累计向2.5万名投资者非法吸收资金近39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大骗子锒铛入狱后,揭露出“过着神仙般”的奢侈生活,令人开了眼界,也发人深思。

  上海地标性住宅汤臣一品,徐勤买了3套,现租住在同一小区另一套面积1200平方米的顶楼复式楼里,月租至少20万元,加上司机、佣人和厨师等专门服务人员,他和妻子一个月生活开销就是50万。他去欧洲,去南极,哪怕去香港,都是包机,住当地最好宾馆的总统套房。他购入一辆全球限量8台的布加迪威龙跑车,开销4700万元。警方在他家搜查时曾发现,成捆的欧元、美金和人民币塞在纸袋子里,被随手摆在窗边。五年来,徐勤挥霍的至少5亿。徐勤住豪宅、开豪车,全部来自投资者的供给,全部是投资者输的血。徐勤是一只名副其实的吃人的老虎。

  徐勤已矣,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但他被揭露出来的奢侈挥霍生活,给几万名投资者上了一课。这一课的题目叫做:千万不要贪婪高额的投资收益率,千万不要拿投资去赌博。

  徐勤注册的第一家公司,许诺每月2%的年化收益率,此举有极大的吸引力,很快募集到了5000万元。每月2%的收益率,一年就是24%的年化收益率。于是,许多投资者拿出大笔存款,肆意一搏。结果是意料之中的:为了得到令人心跳的24%年化收益率,他们把所有的也失掉了。

  徐勤的集资没有一个实际的利润增长点。他的120多家所谓的实体公司,都是子虚乌有的空壳子,用来装装门面,用来骗骗百姓。他设在陆家嘴的金茂大厦的办公室,也是请君入瓮的道具。没有利润,那么,他用什么钞票兑现对投资者的承诺?还是一个老办法:拆东墙、补西墙,左手拿到的钱,交给右手去付息,用后来者的投入,付前来者的利息。这种金融投资的套路已反复证明:高额的投资收益率必有巨大的风险。高年化收益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可怕的黑洞。我们莫要忘记这样两句老话:你贪图的是他的利息,人家看上是你的本金。“朋友圈”的卖力营销、“金字塔式”分销模式,徐勤煞费苦心,把一个金融传销的局越做越大,投资的总人次已超13万。有识之士提醒:你这个月拿到了可喜的收益,到下个月就可能血本无归,现在不幸而言中,上万名投资者欲哭无泪。

  徐勤设置的这个骗局,并不是他的最新创造,而是来源于他的美国老祖宗庞兹。如今,“庞氏骗局”披上互联网金融金外衣,以现代版的样式卷土重来。不过,这次来势更凶猛,危害也远比此前的传销活动更为恶劣,受害者的人数更多。比之于电讯诈骗,徐勤的金融诈骗欺骗性更大,前者靠一只电话,以虚声恫吓加不同的诈骗剧本,兜了一个圈子,图穷而匕首现:叫你把存款转存到一个“安全账户”中去;而徐勤则不然,他有公司、有门面、有美女联络、有高额回报、有大笔奖励,看得见、摸得着,像真的一样,加上一系列的传销手段,使金融诈骗像一只充气的气球一样,日长夜大、五彩缤纷。但是,“庞氏骗局”闹了9年,徐勤表演了5年,最后殊途同归,徐勤也走到他最不想去的地方去了。

  徐勤这个骗子虽然只有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其行骗手段却是现代化的、大胆的和多元的,比他的前辈庞兹有更多的时代特征,不可小看。比如,他善于用互联网金融来骗钱。“中晋系”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并以“中晋合伙人计划”名义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在互联网金融乱象和无数百姓被骗的背后,监管的缺位则有无可推卸的责任。现在,金融监管的进展速度远远赶不上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步伐。P2P在国内自诞生至今,始终未能完全摆脱“三无”——无门槛、无规则、无监管的困境。因此,面对猖獗的非法吸储、集资活动,监管体系自身必须不断优化,应当制定出一整套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应对。

  还要看到,中晋资产这样的诈骗平台对社会最大危害,是对商业社会信用体系的摧毁。徐勤利用老百姓的传统认知,通过明星代言、学者帮腔、媒体报道、政府支持的“信用背书”方式,来达到其行骗的目的。据悉,60岁以上投资人就超过2万。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幸数字。许多老年人的养命钱也进了徐勤的账户,将影响社会的安定和百姓的生活。

  仔细研究一下徐勤这个骗子袭用“庞氏骗局”,从小本经营开始到恣意挥霍、戴上手铐的全过程,研究一下他的精心设计的诈骗手法,可以引出许多切实的教训,但用投资者那么大的损失换得上述教训,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