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名的国际化

2014年09月10日 09:21   来源:长江日报   许魏巍

  武汉的一些双语标牌,最近引人关注。

  双语标牌,典型问题是译名不规范。有些不规范,是因为粗疏,典型的是同一个场所内部都没有实现译名的统一,叫人摸不着头脑,这是态度问题。但也有一些译名不是粗疏这么简单。

  细看一些标牌名称,其实很多人都在琢磨该如何翻译。譬如“鹦鹉大道”,是该全部意译,还是拼音,或是混搭?显然,官方给出了定名,社会未必接受。也没有谁真正能够对译名作出文化规定,而似乎怎么翻译也都不能说服所有的人。

  虽然是译名,其实不仅是如何翻译的问题。譬如地铁站名,一个“小龟山”,是意译呢还是音译,曾经出现过争论,有人出于本土语言习惯的立场,有人从外国人是否好理解的角度出发,各有初衷,文化态度不一。这样的争论,是翻译家处理不好的事情。

  有人则认为,政府要全盘统一所有标牌的译名,以便规范。但问题是,政府并不掌握所有的命名权。城市地名、路名,以及各大企业、单位、机构的名称,有的归政府命名,有的不是,如何一刀切的统一,这也是个麻烦。

  翻译无定规,一种译名的统一规范,有政府管理的原因,更大程度上,其实体现着传播与接受规律。以北京、上海以及香港举例,她们的大街小巷,不少名称已散见于英文报刊文献甚至影视文化,对应的译名慢慢取得国际通行叫法。其中有很多名称,其实属于英语文化世界的重新命名,我们拿来直接使用即可。这种译名的规范,在历史演进中实现,很大程度上,国际知名度推动了译名规范。

  一个场馆,一座桥,一段路,国际各种官方手册中有无它们的记载,英语词典中有无收录,外语文化中有无对它们的描述,这些往往决定了译名的“规范”,决定了译名的前途,决定了是否存在国际通行叫法。规范翻译,可以通过制定译名来实现,但如果人们并不知道英语世界中是否存在这些名词,如何称呼它们,那么任何译名都将存在争议。

  规范译名,当然首先是个态度问题,这体现着城市管理服务的基本品质。但从长远来看,这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国际化的结果,与一个城市的国际化程度有关,而这正是今天的武汉奋力追求的目标。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