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是调结构,调结构应找准发力点。如何找准发力点,有效调控结构失衡,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从会计学收益理论的微观层面研究经济波动、经济结构失衡等宏观经济问题,发现在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增长过程中存在一种特有的经济现象:储蓄的低利率收益与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带来的高投资收益之间的差距或宽幅不断拉大。这可以称为“收益宽幅”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收益宽幅现象会导致资源错配、经济结构失衡。因此,调控收益宽幅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发力点之一。
或许单个企业会计收益的好坏并不能反映宏观经济状况,但如果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资产状态之间的平均会计收益被非正常拉大,就表明宏观经济结构出现了明显失衡,也就是出现了收益宽幅现象。电压宽幅过大会导致电气设备不能启动或损坏,股市宽幅震荡说明股市投资风险加大、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丧失,收益宽幅现象的形成则说明经济结构失衡、宏观经济运行风险加大。
资本必然追逐高收益,高收益必然诱导资本流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对社会资本具有虹吸效应,导致影子银行、民间高利贷等专注分配而非财富创造的盈利模式大行其道,造成财务杠杆滥用、金融“创新”过度,进而加大宏观经济风险。流通领域、虚拟经济中的炒作、对赌行为愈演愈烈,诱导社会资本纷纷脱实向虚,形成实体经济低收益与虚拟经济、流通领域高收益之间的收益宽幅现象,进一步诱使社会资源错配,加剧经济结构失衡。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理论是保持经济结构均衡和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理论基础。收益宽幅是平均利润率的悖论,是不同行业、领域之间收益相差幅度过大的经济现象,是虚拟经济不断扩张并获得非正常高收益的表现。因此,收益宽幅越大,经济结构失衡和宏观经济运行的风险就越大。
可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保持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调控收益宽幅现象。为此,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建设良好的经济生态环境。经济生态就像自然生态一样,有其自然发展的过程。因此,政府在稳增长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这样,经济生态环境中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资产状态的收益才能具备自然平衡的条件。在收益结构均衡、经济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宏观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克服盲目追求生产总值的倾向。在以生产总值为目标的经济增长模式中,银行和地方政府是收益宽幅的获利者和重要推手。地方政府越来越依赖土地财政,银行越来越依赖息差宽幅获取高额收益,企业越来越依赖政府政策获取收益。财务杠杆、政策杠杆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挤占中小企业发展的资源和空间;占用更多土地、获取更多贷款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杠杆。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再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
引导资金合理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很大程度上是资金流向问题。引导资金合理流动,需要建好渠道,基础在于形成科学合理的财税体制和市场利率机制。应重视税收杠杆作用,以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理论为基础,研究不同行业、不用地区、不同人群的实际收益与税收负担,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征管体系,有效调控社会资源分配,引导社会资本合理流动。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在时间跨度上,改变以年度为单位的考核评价办法,鼓励打基础、利长远的经济行为,鼓励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在考核内容上,改变片面重视GDP增长率的考核评价办法,鼓励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环境优化。
微观经济现象与宏观经济问题是紧密联系的。提出从会计收益的微观层面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收益宽幅理论,进而形成监测社会资源配置的收益宽幅指数或收益宽幅曲线,可以为观察和研究宏观经济波动和结构失衡提供新视角、新方法,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新思路、新工具。
(本文是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