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梵高传》。梵高生前的异常窘迫与困顿,和身后的众星捧月与天价,带着讥讽的黑色幽默。其才华惠泽了未来的艺术圈,却并未给自己留下任何实惠。对美的感知,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
还记得《华盛顿邮报》曾做过一个出名的实验。几年前一个寒冷冬日的上午,在华盛顿特区朗方广场地铁站里,一位男子用一把小提琴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时长45分钟。其间,大约2000人匆匆而过。偶尔有人会放慢脚步,甚至停下几秒钟仔细听一下,然后又急匆匆地离开。最后,该名男子在45分钟的表演中,共收到32.17美元。除了事先放入的25美元,他的实际收入仅为7.17美元。
其实,这位小提琴演奏者是一位如日中天的音乐家约夏·贝尔,他演奏了世界上最复杂的音乐作品之一,他使用的小提琴价值350万美元。因为电影《红色小提琴》,贝尔还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原声音乐奖。4年前,他来到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每分钟1000美元是贝尔的基本酬劳。
在平凡的地方,不方便的时刻,我们能感知到美吗?我们会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认可天才吗?
显然,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华盛顿邮报》的这篇报道之后获得了普利策奖,但编辑记者们都感到失望,这与他们设想的人头攒动,甚至出现警察维持秩序的场景南辕北辙。而贝尔本人也非常失落,已经成名的他无法用音乐换来人们的一回头。
感知美,需要一颗沉静的心。即便朗方广场地铁辐射的区域都是律师、会计师、公务员等高级白领,但没有心情,没有闲情,即便风景在眼前,也如无物。而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艺术品在大众口味,至少业内舆论没有认可推崇之前,交易量极低,不存在市场。
或许,大美总会自己发光。但合理的操作和运营,一定能大大加速美的“升华”。艺术不可“亵渎”,但如今,又有几个人等得及脱离市场的自然感知?
(责任编辑: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