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轴心时代”的意义在于反本开新

2015年11月02日 07:14   来源:光明日报   罗容海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了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理论,指出:“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写道,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当时古代希腊、古代中国、古代印度等文明都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文化传统,并一直影响着人类生活。”“轴心时代”理论的接受,对于我国当前文化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

  国人都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雄伟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美轮美奂的神庙,让世界各民族惊叹不已。然而,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理论更加关注人类文明的精神层面,他认为,只有产生了伟大思想家,并由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出了各自文化传统的文明,才可以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民族”。所以,雅斯贝尔斯盛赞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等文明,认为这些文明几乎在同一时代在不同地点都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并在各自文明中成为精神导师,从而塑造出了具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气质的希腊文明,具有孔子、老子气质的中华文明,具有佛陀气质的印度文明。而所谓的“轴心时代”,正是指因为这些伟大思想家的伟大思想,这个时代成为历史的“轴心”,而之前的时代都为其铺垫、向它趋赴,之后的时代又在对其不断回味、重温和瞩望,然后一次次“重返”这个时代。

  “轴心时代”理论的核心在于“突破”。“突破”是一种建立在渐变基础上的突变,这是一种质的飞跃。在这个质的飞跃中,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等文明共同形成并确认了一些重要的人类普遍原则,“奠定了人类精神存在的基础”,如对于人类自身力量和智慧的肯定、对于暴力的排斥、对于德性和理性的尊崇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轴心时代”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几千年,今天我们再谈论“轴心时代”,正是因为那个时代所形成的“突破”,至今仍然具有“轴心”般的吸引力。换句话说,“轴心时代”所奠定的那些核心价值和普遍原则,在今日不是过时了,而是依然尚未彻底实现。因而,当前我们乃至全世界的文化建设,不是要挑战“轴心时代”,或者逃离“轴心时代”,而是要放下单线进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自大,一次次地回味它、瞩望它,重返这个“本”,并从中开出人类文明的新时代来。这就是雅斯贝尔斯的那句名言“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点燃”的意义所在,也是我国已故哲学家汤一介先生将其最后一部书命名为“瞩望新轴心时代”的寓意所在。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观念    2015年06月11日
  • ·非一般的食物史    2014年11月19日
  • ·龙象共舞 再铸辉煌    2013年05月2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