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废寝忘食的贪官是臭豆腐还是臭鸡蛋?

2014年09月04日 07:50   来源:红网   文/张述

  9月1日,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刊登乔翠霞和魏联合的署名文章《关注领导干部生活状态》,文章开篇提出:“‘一边是工作上的废寝忘食,一边是生活上的贪污腐化’,这是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落马干部‘双面人生’的真实写照”。(9月3日《新京报》)

  一个人有两面,其实很正常,就如一个广告中所说:男人不止一面。对于官员,无论是男官员还是女官员,不止一面也很正常,但这个正常不是指一边废寝忘食地工作、一面紧锣密鼓地贪腐很正常,而是指在工作中严肃、在生活中幽默这种类似的正常。

  所以,说贪腐官员们“一边是工作上的废寝忘食,一边是生活上的贪污腐化”着实不敢苟同,要知道,作为党的干部,讲党性和为人民服务理应放在最前面的位置,一个干部连党性和服务群众都丢了,那还谈什么废寝忘食,还谈什么工作认真?

  再者说了,贪污腐化的定义是什么?是指利用职权,非法取得财物,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都已经奢侈糜烂了,他哪有那闲工夫去废寝忘食?而他之所以能贪腐,是他利用手中的职权来牟利了,也就是说,即便废寝忘食,那也是在废寝忘食地滥用职权。

  当然,我们不是否定贪腐中没有能人,可能事实恰恰相反,那些贪腐的人当中,有很多都是胆大心细、能力很强的,不然也没那胆量和机会去贪腐不是?但是,这就像是在赛跑一样,枪声一响,本该往前跑的选手,努力地往后跑,即便跑的再快,那也是不合格的,还如何能给他们名次?

  也就是说,方向很重要,走上了贪腐的道路,那么久已经与党性和为人民服务相背离了,在这个基础上,即便再能干,那也是背道而驰,因为权力是把双刃剑,既能造福群众,也能让一个人迷失本来的方向。

  所以,不要把贪腐官员当做“臭豆腐”来看待,觉得他们虽然贪腐,也就是“臭”了,但还是为群众服务,也就是说还很“好吃”,他们的臭,理应是臭鸡蛋的“臭”,不仅已经变质了,而且还需要尽快处理,以免影响其他的鸡蛋。

  当然,如果我们把“一边是工作上的废寝忘食,一边是生活上的贪污腐化”理解为两个不同的人群的话,那还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整个党员干部队伍的形象和情况都是很好的,只有那一小部分的“臭鸡蛋”们破坏着党和政府的形象,那么,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应该把“臭鸡蛋”扔出去,而不是把“臭鸡蛋”当做“臭豆腐”继续放在篮子里。

  

(责任编辑:张无)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真假鸡蛋 如何打假(图)    2014年12月02日
  • ·鸡蛋虽小见作风    2014年10月10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