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理财产品易碎的高收益承诺

2014年08月28日 09:40   来源:红网   听涛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井喷,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上寻找投资目标,高收益的投资项目更是成为“香饽饽”。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不少高收益的第三方理财都存在法律监管不完善、双方信息不对称、第三方理财机构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总之,承诺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其实暗藏高风险。(8月27日荆楚网)

  超市、公园、路边街头……近年来,所谓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开始野蛮生长,其吸引投资者的宣传语也是惊人地一致:“高收益、低风险、保本保利”。这些理财产品看上去很美,似乎你一旦投入就可以坐在家里数钱了,但事实远非如此,甚至截然相反。一句话,要警惕这些理财产品“易碎”的高收益承诺。

  面对第三方理财甜蜜的诱惑,笔者以为,人人都应该牢记两句话。一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这是常识。试问一下,如果这些理财产品真的像宣传的那样好,销售员还不自己哄抢一空,哪会轮到你这个“小白”呢?第二,“买的没有卖的精”,任何商品只要是超乎寻常地诱人,背后必然有诈,千万要提防卖家下套。

  之所以小心加小心,是因为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今年2月,光彩一时的中欧温顿理财公司老板携款4亿元跑路,约2000名投资者被其宣传的高收益忽悠,所有资金无法赎回,血本无归。4月,邯郸伟光合作社敛走上亿元资金突然倒闭,10万农户同样是被高收益的宣传所骗。再远一点,2012年底,扎堆发生的银行“飞单”事件更是让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

  回头再来看这些所谓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它们大多以“理财顾问公司”,“投资咨询公司”,抑或“财富管理中心”的名义运作,但我国并没有对应的部门或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监管。这也意味着,它们大都游走在灰色地带,说明白点儿,就是资质有问题,缺乏监管,纯靠自律,风险也就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这些高收益的所谓理财产品本身也暗藏诸多风险。比如,投资方向不明,说起收益,销售员大多口若悬河,一旦问起投资方向,他们就开始支支吾吾,语焉不详,也就是说,你的钱根本不知道投到哪儿去了;又比如,由于信息不对称,运作不透明,第三方理财机构很容易利用专业技术和信息优势侵害投资者的利益,同时,投资者的个人隐私也存在极大的风险;再比如,不少第三方理财机构用的是个人账户,而非对公账户,这既违规更违法。

  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风险防控问题。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很多理财机构给客户提供的合作协议中并没有高收益的承诺,而在《债权转让及受让协议》上甚至没有律师事务所的公证。换言之,此类协议不受法律保护,那么投资者不但要面临着延期赔付的风险,还要做好鸡飞蛋打的准备。

  而且,现下鱼目混杂的理财机构还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很多理财顾问的专业能力不尽如人意,有些人甚至没有理财顾问资格证。可想而知,他们根本不可能为客户提供专业精准的服务,反而是投资者兑付预期收益的绊脚石。把辛辛苦苦的血汗钱交给这些人,您放心吗?这样的理财产品,您还敢买吗?

  总而言之,天上绝不会掉馅饼,“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希望广大投资者擦亮眼睛,警惕这些理财产品花哨的高收益宣传,否则,一旦上当受骗,血本无归,哭都来不及。到那时,就不是你坐在家里数钱了,而是别人坐在家里数你的钱。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