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给理财产品套上“紧箍儿”

2013年04月01日 08:04   来源:大众日报   盛 刚

  监管层终于直接向银行理财资金池“动刀”了。3月25日,中国银监会发文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受此影响,3月28日银行股出现大面积下跌,沪深两市也因此大幅下挫。每到类似的时刻,中国股市宏观政策晴雨表的功能总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为什么要对理财产品套上监管“紧箍儿”?股市又缘何反应如此强烈?

  中国银行理财产品近年可谓爆发性增长,现管理着大约8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目前银行存款的10%,这个比例上升了5倍就是这两年的事。所以老百姓对理财产品并不陌生。搞得懂搞不懂不重要,银行推荐,稳赚不赔,掏钱买就是了。这些年,存款利率太低,楼市限购限贷,股票屡买屡套,便有了名目繁多银行理财产品的大行其道。在募集来的理财资金组成的资金池里,包括了各类债券、票据、信贷资产和信托产品等。对投资人来说,理财产品风险不高,不用自己操心,收益远超存款利息;贷款人获得了资金支持;而金融中介也有利差和手续费可赚,可谓多赢。

  对这样的理财产品,“管”个什么劲呢!的确,银行理财产品有点金融创新的意味,某种程度上是对利率市场化的探索。由于商业银行受到信贷规模、存贷比等限制,特别是金融政策收紧的时候,更无法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而理财产品多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之外运作,能规避监管,经营灵活,有信用扩张功能,填补了市场信贷需求的巨大缺口。但利的另一面,还有问题的潜伏或积累。毕竟,理财产品是为规避监管而生,在规范性、透明度上都远远不够。监管不到,利之所趋,胆大妄为,甚至违法乱纪都难以避免。理财产品的资金池管理模式,导致很多不同质的资产放入同一个池内,资金归堆使用,期限错配,产品混搭,流向不明,拆东墙补西墙屡屡发生,银行违规将贷款转成其它金融产品也不稀罕,许多时候理财产品的销售宣传对投资者又多有误导,投资者并不清楚其中隐含的风险。资金链不出问题,自是皆大欢喜,可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地方融资平台已经屡拉警报,股票、房地产也都是高风险地带,不防微杜渐,资金链难免会断,单个产品的兑付风险很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就像定时炸弹一样,不定什么时候会爆炸。长此以往,对银行业的平稳发展,乃至对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均构成威胁。

  事实上,去年以来我国已经闹过多起银行理财产品风波。去年10月,现任证监会主席、时任中国银行董事长的肖钢甚至发文抨击理财产品。他指出,有些理财产品甚至根本没有与任何投资挂钩,或与背后的长期投资不匹配,只是用新产品来偿付旧产品,“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根本就是一个庞氏骗局。在一定条件下,投资者一旦失去信心并减少购买或退出理财产品,这样的击鼓传花便会停止。”

  银监会之所以要大力监管理财产品,概因其隐含风险而且风险正在暴露。此番治理的要点在于为信贷资产、信托贷款等“非标准化债权”产品立规,诸如每个产品都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要控制其相对规模并进行信息披露,禁止银行进行担保或回购等,目的就是提高理财产品整体的透明度,实现风险买者自负,避免资金流向高风险领域和防范银行体系遭遇系统性风险。如果这些措施都能落实到位,从长期来讲有利于银行理财业务和整个银行业的稳健发展,也能保护理财者的权益。

  银监会的初衷是加强监管而并非给经济发展和企业融资设障,不是封杀或封堵理财业务的发展,而是倒逼银行理财业务转型,但短期内新规的推出,却引来市场对宏观经济复苏进程的担忧。这正是股市暴跌的原因。想想吧,理财产品这两年让银行赚得盆满钵满,而现在规模要控制,经营要透明规范,银行收入能不受影响?更重要的这还意味着社会融资总量在收紧,流动性不足,经济复苏能否持续也打了问号。股市要靠信心和资金支持,既然一时这两方面都不见强,回落也就在情理之中。但眼光放长远点,这些问题又算不了什么。毕竟,消除了金融风险,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了保证,才是股市的真正长期利好。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