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有官员辞职的消息传来,总会刺激公众的神经。近的是年轻漂亮的70后正局级女干部,深圳大鹏新区原党工委书记刘燕的辞职,在网络上引来惊讶声一片。刘燕曾是深圳最年轻的正局级干部,年轻、有企业工作经历、共青团履历、组织部经历、女性身份,这些都被视为前途无量的众多优势,可是她却选择了辞职,因为丈夫是外籍,自己是“裸官”。
在世俗观念里,官员“辞职”似乎是个贬义词,总是与落马、涉嫌违规违纪等联系在一起。平白无故,因何要辞官?一个月前,浙江温州平阳县38岁副县长周慧的辞职,也引起舆论场上沸沸扬扬。副县长辞职,想追求“自由的、能够自我掌控的生活”。社会各方议论纷纷,有遗憾的,有同情的,有不解的,也有支持的。官员辞职之所以大受关注,可能与中国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有关,“一朝入仕,终身为官”,谋求官位,乐上恐下。
官员是公务员序列中达到一定层级的人员,干的也是一份拿薪水的活儿,为啥不能辞职呢?从干部人事制度的设计来说,官员辞职实属正常。眼下,周围官员、公务员辞职的似乎多了起来,不足为怪。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和政府作风建设的加强,官员的特权和隐形福利逐渐被挤出,官员所掌握的权力和资源不能为自己带来额外利益,“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庸官日子也不好过了,越来越多的干部感到“为官不易”,权力观也在发生变化。在这样的情形下,官员、公务员们会思量:自己坐在这个位子上能否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能否适应越来越严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接受全方位的监督?是否安于一个月几千元、没有任何“灰色”成分的稳定收入,还是到体制外闯荡一番?权衡后,便会作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这才是科学合理的公务员聘用机制。当这样的机制成为一种常态时,新的人才观会逐渐形成,官员辞职将不再是新闻,社会舆论能够给予他们理解和宽容。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舆论的理解和宽容是建立在“清白辞官”基础上的。如今,辞职下海的厅、处级干部,不少人是去私企、外企任高管,年薪从之前的十几万变成了上百万,或者几百万。人们担心,这些官员辞职后是否依靠之前聚集的行政资源在搞利益输送,给所在企业提供种种便利?所以,官员即便辞职,在一段时间内还是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一言以蔽之——官员辞职,可以;但想要以昔日之权谋当下之私,不可以。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