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在沪疾呼,不要因为“怕受伤”让孩子们失去了锻炼基本运动技能的机会。他透露,教育部已经启动了校园运动风险管理办法,将制定有关校园体育安全风险管控的方案,帮助老师规避校园安全隐患,完善体育保险制度,打消学校和家长的顾虑,鼓励孩子们大胆动起来。(7月31日澎湃新闻网)
目前,国内学校体育课取消诸如单杠、跳马甚至长跑等课程,使得孩子们渐渐失去了锻炼基本运动技能的机会,“小豆芽”和“小胖墩”越来越多,这的确有家长方面“我们只有一个娃怕受伤”,有学校方面“出了事情我们承担不起”等现实原因。尤其意外伤害发生后,学校难以承担经济赔偿问题,必须引起关注。教育部能够启动校园运动风险管理办法,跟进完善体育保险制度,就显得很有必要。
但是,校园运动风险管理办法仅仅着眼于体育保险制度,在具体的落实中不过是从每位学生身上强制性增收一笔体育保险金,一旦发生体育安全事故,学校也有能力承担。这就很不妥当,甚至大错而特错。
因为,这没有从源头上管控住校园体育安全风险,其隐患未得到根本消除。校园体育安全风险,主要在于当前体育设施缺乏安全性,以单杠为例,仅仅是设置了单杠,而没有防止学生摔倒、跌落的足够厚的气垫或软垫。如果学校的体育设施设备总这么低档次、低水平,防护性设施设备不到位,安全风险隐患总难消除。其次,是体育教师防控体育安全风险常识的缺乏。有的学校,体育教师由班主任甚至学校勤杂人员兼任。具有安全风险的体育课,当然不敢上。如果要管控住体育安全风险,显然必须选聘足够数量的、专业能力一流的教师。
基于此,加大学校体育设施设备投入,尤其是防护性设施设备的投入,每一个体育锻炼项目涉及的设施设备都先进、一流,学校操场面积足够,不同锻炼区域以安全网分割,高素质的专业教师数量足够,校园体育自然会安全,这才是管控校园体育安全风险的关键。教育部启动的校园运动风险管理办法显然没有围绕这一点做文章。更因为一个“管理办法”不具法律效力,而实在难以督促各级各地政府加大对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和设施设备的投入,以及对招聘师资酬薪的负担。一言以蔽之,校园运动风险绝对不是靠一个管理办法就可以规避的。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