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吃药反腐”背后的民意诉求

2014年07月15日 07:34   来源:工人日报   张玉胜

  近日,有报道称中科院一项研究发现,受贿金额越多受贿行为对大脑刺激就越大,外界由此讨论是否可以通过吃药抑制腐败。中科院专家就此回应称,课题主要是研究什么样的脑神经机制会导致“金钱会使人们违反公平原则”这一现象,与腐败无关,反腐须靠制度不能靠吃药。(见7月13日《新京报》)

  与人们司空见惯的“小偷反腐”、“情妇反腐”、“网络反腐”等反腐渠道相比,“吃药反腐”的不靠谱显而易见。不过,一个旨在探讨“金钱会使人们违反公平原则”的科研课题,缘何会让社会舆论将其与反腐败斗争扯上关系?“吃药反腐”的误读背后折射出怎样的民意诉求?也许,人们将受贿影响公平的“金钱效应”探讨误读为对“吃药反腐”的研究,与此前公众由《不动产登记条例》拟定引发“以房反腐”的联想,不无异曲同工之处。其背后都体现出人们对多渠道反腐、可持续反腐的由衷期待。

  从“大脑支配行动”的角度推论,官员的受贿行为的确与脑神经机制有关。但其对贪腐的选择,根本驱动力缘于心理诱因而并非生理机能。正是难敌诱惑的占有欲和趋利避害的低风险意识,让贪官不惜逾越底线、不惜铤而走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权力不受约束、制度形同虚设、监督疲软乏力等外部因素,无疑让官员的贪腐有机可乘、欲望膨胀。

  透视贪腐官员的堕落轨迹,往往不乏自律缺失、私欲放纵的“温水煮青蛙”效应。在权力无制约、违法低成本的监督缺失环境里,逐步完成了由战战兢兢到心态平衡再到欲壑难填的蜕变过程。人们对“吃药反腐”的误读,实质上寄予了人们对贪腐官员滥用权力、罔顾法治、行为扭曲的心理探秘的渴望,希冀建立官员不想贪、不敢贪、不能贪的预警防范机制,从思想根源上遏制对金钱占有的冲动。

  官员“有病”的确需要“吃药”,但“心病还要心药医”。围观“吃药反腐”的误读,不能止于消除误解、避免歧义的信息澄清,更需深谙其背后的民意诉求。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