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请媒体放过返沪的被劫女孩(图)

2014年06月04日 13:48   来源:东方网   陈云发

  谢天谢地,今年4月2日在马来西亚沙巴州旅游时被劫的上海女孩高某,现经马来西亚与菲律宾方面“合作营救”,终于脱离绑架者控制,已经返沪。这个好消息对于其家庭是天降喜讯,对于广大上海市民而言也是松了一口气,相信所有人都会为高姑娘高兴。

  历此一劫,对小高而言肯定是终身刻骨铭心,在被绑的那些日子里,她一定遭遇无比惊恐、折磨、思念亲人等炼狱般的痛苦,而获释的过程,背后也肯定有许多复杂的情节,小高的此番经历,一定会吊起媒体狂炒的胃口,可能还会有影视剧编导的青睐。君不见,小高尚未返沪,便有某纸媒用了差不多1个整版报道此事,其间还挖出了小高父母在女儿被绑期间受煎熬的心态,云云。

  不过,当我在肯定同行敬业精神的同时,读这样的报道总感到不是滋味,有点像去欣赏别人伤口上被撒盐后的反应。可以肯定的是,在这惊心动魄的2个月中,小高心理上的折磨肯定不是人过的日子,更遑论有否肉体上的折磨了,此一伤痛的抚平,需要很多年,我认为小高只宜在亲友的悉心照料下,或是另加心理医生的协助下慢慢抚平,而更多的是则要靠自己舔治创伤,所以,她的经历除了向有关政府方面叙述以外,实在不必、也不宜与公众去分享,而有鉴于此,我认为小高平安返沪,媒体发一简短信息报道其转入正常生活就可以了,不要再去蜂拥而上,深挖她在被绑日日夜夜的那些经历,更不要再去打扰父母亲人,这种无节制的曝料,对媒体而言当然能吸引眼球,但对当事人而言是一种残酷的心理折磨。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12岁和59岁,暴雨中更该谁助谁?    2016年06月29日
  • ·00后晒孕照刺痛谁的神经?    2016年04月27日
  • ·反家暴法为何救不了11岁女孩    2016年04月2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