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完就少盛点儿,倒了多可惜啊!”昨天中午,北京市市政市容委机关食堂,一位女士因餐盘中剩了半个窝窝头,被站岗的团委书记田鹏批评。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探访该食堂发现,中午约370人就餐,最后餐盘中有明显剩饭剩菜的不到10人。一年前该食堂安装监控探头,员工被发现剩饭剩菜,将被处室负责人约谈。该食堂的餐厨垃圾因此从百余斤减至约20斤,食材采购量也得以大幅减少。(6月4日 新华网)
提倡节俭对于一个社会而言,不光是一种“正风气”,更应当是一种“正能量”,让每个人都能从内心长出厉行节俭的“种子”。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开展“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还是转会风营造节俭办会新风,无一不是在唤醒公民的节约意识。
北京市市政市容委为了增强员工的节俭意识,在机关食堂中安装“探头”进行监督,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不仅减少了单位员工用餐上的浪费,而且还缩减了食材采购量。装“探头”来监督浪费现象不得不说是一个好办法,但装“探头”也有局限性,对于机关单位而言,办公用品、举办会议、差旅开支等都有可能出现浪费现象,杜绝这类浪费恐怕装“探头”就不现实了吧。
尽管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但浪费现象依然存在,仅仅靠制度约束,抑或是“探头”、监督员之类的监管,则很难从根本上杜绝浪费现象。因此笔者认为,与其通过“外力”提倡节俭,不如唤醒公民的“自觉意识”,让“内力”发挥主要作用。
古语有云:“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推崇勤俭节约的美好品德,古人强调的亦是节俭意识,由此可见,自觉节俭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就是要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带头倡导节俭,不仅是在食堂里,还要在“三公经费”开支上切实做到从俭;对于每一个公民而言,就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自觉传承勤俭节约美德,以自觉节俭来推动整个社会节俭风气的形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对于一个人的进步,一个地方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兴旺是大有裨益的。而在节俭上的“自觉意识”则更加重要,远比装“探头”来倡导节俭来得实在,“自觉意识”的回归也能从根本上避免浪费现象,让浪费现象“一去不复返”。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