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官员形象危机也是“三观”问题

2014年05月28日 07:21   来源:京华时报   赵应介

  官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了其行为模式。那些跌入贪、渎、色、假、枉等高危地带的官员,多数是“三观”尽毁的精神失足者。

  5月26日发布的社科院蓝皮书《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013B2014》称,当前官员形象危机呈“多元高发”态势,主要集中在五大风险领域:贪、渎、色、假、枉。

  蓝皮书描绘的“风险地图”,是在对去年公开报道的2074个典型案例量化分析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不难得出类似感受。官员贪污腐败、失职渎职、性丑闻、履历造假、火箭提拔及作风粗暴、暴力执法等事例层出不穷,舆论时有曝光。这不仅拉低了官员形象,也在损害着政府公信力,动摇着执政根基。

  官员形象危机呈“多元高发”态势,总的来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官员自身而言,则是由灵魂沉沦而形象破灭的嬗变过程。官员精神层次停留在什么境界,总是会从行为上表现出来。那些“满嘴马列、满腹盗娼”的官员,就算演技再高,难免有一天会露出马脚。如因生活作风问题被免职的前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又如平时衣着简朴、家中却存放上亿元现金的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莫不如此。

  提升官员总体形象,需加大反腐力度,铲除害群之马。十八大以来,中央掀起了一场反腐风暴,不少贪腐高官应声落马。事实证明,反腐之风刮得越猛烈,腐败官员越无立足之地,民众对政府也就越有信心。提升官员形象,更要从制度构建入手,对官员行为形成硬约束。制度或监督缺失,就会给官员留下违法违纪空间,法纪严明,才能让官员有所遵循,从而不敢越雷池半步。

  无论是反腐震慑还是制度约束,最终都要触及官员灵魂深处,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官员形象,扭转官场风气。否则哪怕反腐之风刮得再猛烈,制度监督再严厉,也难免有利欲熏心或心怀侥幸的官员顶风作案。衣俊卿是马列主义理论家,在现实中却成了情色俘虏,魏鹏远何尝不知受贿的后果,却遏制不住强烈的贪欲。诸多案例表明,除了严格的外在约束,还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才能使官员自觉地抵制形形色色的诱惑。

  官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了其行为模式。那些跌入贪、渎、色、假、枉等高危地带的官员,多数是“三观”尽毁的精神失足者。因此,除了由外而内加强制度监督,还应由内而外实施精神疗法,强化官员的精神信念,改造被权力扭曲的“三观”。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形,官员须先正“三观”,才能重塑形象。

(责任编辑:武晓娟)

闁告帒妫旈棅鈺呭礆鐢喚绐�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