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兖州交警真孬种”与何不“骂美国”

2014年05月15日 08:34   来源:红网   猫之鱼

  近日两则新闻引起热议:一则来自《长沙晚报》,北大前校长周其凤说中国人真可悲,只会骂娘,不会骂美国;一则据《南方都市报》报载:山东兖州一车主因不满违章停车受到处罚,发帖骂“兖州交警真孬种”而受到了行政治安拘留。

  对于周其凤所指的“中国人真可悲,只会骂娘”,我个人的理解是:骂娘虽然粗鄙,但社会远没有进化到市井语言从人们的负面情绪表达词汇库中剔除殆尽的地步。这在影视剧中,日本人爱“巴嘎”、美国人爱“蠢猪”、德国人爱“白痴”都是很常见的。蒋公生前不还爱“娘希匹”嘛!

  显然,周先生此言,其实是想说,中国人太“美奴”对于政府与官员言语刻薄缺少一定的敬畏,要告诉网友:自己的政府与官员是骂不得的,要骂去骂美国。美国远隔千山万水,干卿甚事要去骂?其实美国人也有喜欢骂娘的。在美人看来,骂政府与官员是最安全的情绪宣泄。一是因为政府是组织机构不具备“人格”所以也就谈不上因骂政府而受诽谤罪的制裁;一个是因为官员由选票产生,哪怕身为总统,普罗大众都有“骂骂”的权利。

  乔姆斯基对美国的批评立场一生未变,曾骂美国政府是“饿狼”,是“世界上最大的恐怖组织”,“美国的民主是虚伪”的。但乔姆斯基得到了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善待,位居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百名公共知识分子之首。其实,乔姆斯基虽处处与美国政府作对,内心却是深爱美国的,他仍然认为美国政府虽有种种需要被批评的地方,但仍不失是世界上最好的政府。

  如果说乔姆斯基批评美国是基于一个知识分子保持怀疑和批判的天职,他的批评很有价值与建设性,理应受到尊重,那么,前法国总统萨科齐一次精彩的“市井对骂”就显得无厘头的可爱了:2008年2月23日,萨科齐出席一个农产品展销会,欲与一位男子握手遭拒。男子说:“不要碰我!”,萨科齐回敬道:“那么,就滚开吧”,对方毫不示弱,立刻反击:“你令我恶心!”,萨科齐回斥:“快滚吧!你这个白痴!”这段对骂一度曾作为喜剧而广为流传。

  网友发帖开骂“兖州交警真孬种”虽然绝对算不上是有价值的批评,而只是恶意的情绪宣泄,但兖州警方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迅疾”绳之以法的做法显然令人看不到政府职能部门的胸襟与宽容。这和周其凤先生说“只会骂娘,不骂美国”在逻辑上是一脉相传的——政府不能骂,官员骂不得,要骂也要去骂爪洼国——一句赌气话对兖州警方造成的恶劣影响比警方行为失据所造成的影响,难道更恶劣吗?

  检验一个政府的胸襟抱负,能否善待批评者往往是一个社会是否开明的评判标准,没有伟大的批评者便无伟大的爱国者。涅克拉索夫有言:“对祖国来说,没有比一切都满意的爱国者更可怕的敌人了。”而理性的批评绝对不会产生于对情绪化嘲骂的“执法必严”的土壤之上。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