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着力改革创新,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就业创业服务,改善就业创业环境,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力争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比例都有所提高,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稳定。
面对一年难过一年的就业季,网民反思,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难在哪里?总量失衡,供过于求,不少网民试图从供求两端寻求原因。还有一些网民认为,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根本原因。有网民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方面要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另一方面要调结构,促长期增长。
总量压力
从总量上看,供大于求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显性原因。据媒体报道,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727万人,相比2013年增加28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现在的很多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网民“坐关”说,“啃老族、宅男宅女等‘闲人’不断涌现。再发展下去,后果将会很严重。”
网民“黄渊”认为,从外部环境看,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毕业生人数连年增多,这与这些年大学扩招,普及高等教育有一定关系。二是用人单位的岗位供给量下降。中小企业虽然灵活机动,但是易受到市场风险的冲击,尤其是新兴产业,岗位往往会缩减;大型企业一般比较稳定,但提供的岗位却较少。三是由于当代大学生心态较为浮躁,很难培养起对企业的归属感,所以企业往往倾向于选择有工作经验的人员,这又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
结构难题
有网民认为,在供求失衡背后,更大的压力在于结构失衡,一个典型现象是“一方面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是农民工大量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成为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根本原因。
据媒体报道,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近日表示“大学毕业生就业很困难,但是农民工、保姆就业很容易,而且现在新就业大学毕业生工资比农民工、保姆都要低。这说明我们的生产结构有问题。所以,相比现在强调就业数量,更应重视就业质量。”
“产业结构的落后导致大学生无用武之地。所以教育部调整本科比例也没有用,完全把就业问题推给教育问题了。中国产业结构也太落后了。”网民“清瘦不如”说。
有网民进一步指出,从我国的产业结构看,过去30年里,我国的产业政策主要是发展劳动、资源为基础的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发展迅速,而像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能够大量吸纳高层次人才(即大学生)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发育明显不足。
对症下药
面对现实国情,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网民“Jerry-blue-king”建议,一方面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一方面调结构,促长期增长。
网民“李长安”说,大学生是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特殊群体,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社会背景和结构性难题,以便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把握住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点和切入点。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破解大学生就业难这个世纪难题。
“对于网络上盛行的消极观点‘读书无用论’应当警惕。”网民“Lluvy刘薇”表示,政府应多创造高技能性职位,这意味着加强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要提升中国大学的教育质量。(记者 张小洁 整理)
(责任编辑: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