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防艾别再讳疾忌医

2014年04月25日 07:21   来源:法制日报   诸葛凉

  陕西西安关于艾滋病防治新规中,提出要在普通中学校园超市销售安全套或设置安全套发售装置,引起各方热议(4月24日《华商报》)。

  有种普遍看法,目前艾滋病防治和性的正面教育比较薄弱,在这种背景下,校园内出售安全套无异于性暗示,可能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诱导他们冒险尝试,起到负面作用。这种认识貌似理直气壮,其实是杞人忧天的思维。

  “教育比较薄弱”是如何炼成的?无外乎家长和学校对性的偏见、教育的保守甚至隔离。只是中学生有了独立想法,这种免疫式教育也未必还能起到防疫作用。若安全套真成了性暗示,激起好奇心,诱导尝试,那也就证明原来的教育存在问题。认识不到自身问题,却指责安全套,这种讳疾忌医之举,才最危险。

  试想,如若性教育能跟上中学生身心发展,政府还犯得着如此煞费苦心吗?如若不是这种藏着掖着、真空教育的观念作梗,性教育还会如此落后吗?仅仅认识到“教育比较薄弱”还不够,还要反思原因,改变现状,而非习惯性地前怕狼后怕虎,裹足不前。中学生若能坦然面对避孕套更好,如若不能,让他们直面又何尝不是一个提醒和很好的教育契机呢?

  安全套进校园,无论大学还是中学,都饱受争议、困难重重。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在性教育上的观念问题,长期缺乏正确、有效的对待和引导,形成根深蒂固的道德洁癖。诚然,安全套售进校园,并非百利而无一害,也不意味着所有性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但其符号意义远大于实际用途,它起码表达了一种态度,这既是对学生的善意提醒,也是对学校性教育的鞭策。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