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尿与口水,谁淌在文明之外

2014年04月24日 07:44   来源:钱江晚报   董碧辉

  一泡童子尿,引发了无数口水。有指责香港青年无包容之心的,有指责某主持人故意隐瞒事实的,有指责内地夫妻行为欠妥的,有指责指责者素质低的,也有指责者反驳对方戴有色眼镜、以歧视和偏见看人的。尽管昨天香港警方还原了事实真相,称小便的是男童不是女童,内地夫妻也没有打人耳光,但这已经不是主要的了,口水继续发酵,板砖横飞,唇枪舌剑好不热闹。这些口水若是汇集起来,那泡童子尿估计早被冲到爪哇国去了。

  本来小孩街上小便,搁在寻常的情境里,也不过哈哈一笑的小事。2岁的孩子,关于便溺的生理机能和控制意识都尚不成熟、完备,遇到这人生三急,难免有不当之处,大人可以谅解,社会能够包容,但这么一件小事,为什么就引发那么多人围观、引起那么多的口水?这里面有文明碰撞的因素。内地与香港,文明程度、个人素质上确有差异,随着大陆游客到港造访的人数和频率日渐增多,这种碰撞时不时地就会发生。而当这样的碰撞被拍下来,以视频的方式被上传到网上时,是很容易勾动围观者的情绪的,里面有对立,有争执,有抢夺,还有孩子的哭泣,于是你愤怒,你不解,你怜悯。网络无国界,无距离,围观者一看到视频,便感觉自己立马到达了现场。而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鲜有到了现场不说上几句、吭上几声的。问题就来了,你要说话,那么是为谁说话?站在何种立场?客观中立的观点有之,但更多的是不假思索的站队、贴标签。至于你看到的是不是真相,是真相的一部分还是全貌,对不起,哥没这耐心去等去探究,先把口水喷出去再说。于是一种个别现象,就变成了群体对立,个人情绪叠加起来,就变成了成规模成建制的无差别攻击。

  个别人不能代表香港,也无法代表内地。拿着放大镜,揪住一斑之失无限放大,难免会误伤他人。过于情绪化的口水,淹没的则是自己的理性。当我们讨论这一泡童子尿文不文明的时候,最为需要的恰恰是一种文明的讨论方式与讨论态度。正如很多人指出的那样,文明社会应该容得下这一泡童子尿,童子无地撒尿,只能当街解决,那说明物质文明尚欠发达,揪住童子撒尿不放,肆意拍照录像,无包容体谅之心,说明精神文明还须补课。而那些站在部分有利于自己的事实上、从偏见和固有立场出发的阵阵口水,是为文明仗义执言,还是在反文明之道而行之?这样的口水,比那泡童子尿,离文明更远。

  小问题里面也可以争论出大道理。人性是共通的,文明有特性,更有共性。围绕这一泡童子尿,以理性平和的态度探讨,其实是很容易达成共识的。入乡要随俗,入境要问禁,规则秩序要遵从、遵守,特殊例外要谅解、包容,这样的认识,不需要多少口水就能抵达,而又恰恰是那些情绪化的口水无法抵达的。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