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过去了,电影《黄金时代》投资近7000万,票房3500万,如果单从票房评价,它无疑是失败的。《黄金时代》“许鞍华”得一塌糊涂,编剧李樯又大刀阔斧地创新使用话剧的表现形式,用剧中人独白的方式来充实剧情,一系列极致文艺的元素也可能因为太文艺了,所以它并没有被人们所接受。
《黄金时代》很早就定了上映的档期,它势必跟一切大片同台竞技。生不逢时似乎有点过于哀怨,但在夹缝中生存,确实是《黄金时代》的宿命。并不是导演许鞍华无所谓,她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在大陆各处接受访谈,带着李樯一起宣传电影。在被问及是否担心票房时,她笑着对记者说:“当然担心啦!所以还要请你们好好宣传啊。”而至于为什么选择拍萧红,许鞍华也说过:“因为我喜欢萧红。”仅此而已,许鞍华不论从生活现实,还是电影作品,都带给我们一种很直观的质朴感。抛去金马奖的桂冠,她也是一个和蔼可爱的老太太。也许就是这种性格,让《黄金时代》干脆就选择十一上映好啦!
如果我们谈论《黄金时代》,了解一些环境知识总是好的,不放就从这几年新兴的民国热开始追溯。文艺青年们开始追忆民国,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并不清楚。但它的确在网络上形成了不小的舆论浪潮,这股浪潮也拍到了出版业。众多出版社也一发不可收拾地轮番出版民国系列丛书,这些书既有描写大时代的,也有聚焦于某个人物的。时代难以把握,一个具体的人的生平却是历历在目的、可以供人消费评说的。
于是,文艺青年们开始消费那个时代。掏旧货、穿布衣、缝布鞋,一切可供消费的东西应运而生,其中更文艺一些的人开始奉张爱玲、林徽因、萧红等人为精神偶像。这本没什么不好,回忆一个时代通常是因为那个时代有一些我们当下稀缺的精神在,缺什么补什么是一个社会健康运转的重要机能。但可悲的是,许多人消费民国时,仅仅停留在了八卦上面,他们只关注谁和谁好过这些没有什么信息量的个人情愫。在舆论集体怀旧的思潮中,他们像一群急先锋,冲在“时髦”浪潮最前端,但只是被后浪推着走,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
萧红就是在这种浪潮下被消费的产品。如果不是许鞍华拍了《黄金时代》,也许许多“文艺青年”压根不知道萧红是谁,更不会在乎她的历史地位和文学造诣。也正是如此,在看完电影《黄金时代》后,他们依旧不关心萧红的才华以及时代的偏颇,仍旧聚焦于谁跟谁好过的八卦层次,萧红对爱情的态度、对孩子的态度大大激怒了众多伪文艺青年的心,他们根本无法接受一个女人对自我的坚持,平时挂在口头的独立精神一下子分崩离析,也就得出了“《黄金时代》最好看的是海报”这种吐槽流行。
《黄金时代》并不是指那个时代是黄金时代,无论是在历史中还是电影里,“黄金时代”都是属于萧红个人的,甚至只属于那个时刻,那落笔给萧军写信的时刻。渴望黄金的人们没能从时代中找到黄金,并不是萧红的错,更不是许鞍华的问题,是你根本没有看懂萧红的独白。
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势必不是许鞍华这般导演的黄金时代。就像二十年前没人看好《大话西游》一样,现今的社会没能接受《黄金时代》并不代表它无价值,也许它只是来的早了一些。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