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维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重要法宝。在实际工作中,要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从而不断开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思路决定出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党和政府在整个改革进程中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法。用科学思维处理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重大关系,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深水区改革,意义重大。
一是注重用辩证思维来解决复杂问题。首先,要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握改革规律,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首次提出要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以及改革发展稳定这五个方面的重大关系,近日,又强调要弄清楚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这五个关系。这些重大要求,蕴涵着对改革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辩证方法的自觉运用。其次,观察和处理改革问题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比如,在道路选择上,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很好地体现了两点论。另一方面,各项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
二是注重用战略思维来谋划全局问题。善用战略思维谋划改革全局,是我国30多年改革的一条成功之道。战略思维的重点在于:凡事先从大处着眼,重长远,重全局,重根本。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工作必须善于把握大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
三是注重用法治思维来处理棘手问题。“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理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社会和谐。
四是注重用创新思维来化解疑难问题。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强化创新驱动。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针对实际工作中一些干部“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本领恐慌”问题,也要讲究方法创新。
五是注重用底线思维来划定原则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实际工作中的“三拍”干部就是缺乏底线思维的表现。底线思维绝不是要降低标准、无所作为,它好比“安全阀”、“保险杠”,起着“最起码保证”的作用。如开工上项目,要首先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容量,民生保障的底线等,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也在于要守住底线。
六是注重用系统思维来统筹各种问题。深水区改革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在内的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综合改革。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用系统方法谋划改革,必须把握改革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跳出地域、部门、行业的限制,实现系统功能的最优化或最大化。
总之,科学思维既是干部能力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克服困难的重要法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唯有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才能增强我们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不断开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