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成为热词:民生问题上坦白点怕什么

2014年03月31日 07:03   来源:京华时报   马九器

  纵有一千一万个理由,可是在民生问题上、公共问题上,坦白点怕什么?实在没必要跟大众、跟消费者玩“躲猫猫”游戏,那样,只能让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屁股看起来,更醒目。

  近来,“限购”一词成为热词,如果说杭州小汽车限购政策如同“半夜鸡叫”,那么差不多同时进行的西安天然气限购,就有点像“过家家”,太不严肃了。

  西安天然气限购怎么个不严肃法?给出的理由实在有辱民众智商,比如说限购是防止“非理性购气”。这就让人纳闷了,这天然气既不能像房子一样囤积居奇,也不能倒买倒卖,少数人多买了天然气,非得就要“一刀切”?

  再说另一个理由,限购是防止多买者因为改变房屋用途而发生纠纷。这更让人哭笑不得,在其位谋其政,天然气公司做好公共服务才是本分,可是非要学雷锋做好事,为人家的纠纷操心劳神。如果垄断企业都这么操心,那么电力公司是不是要上门查查电源隐患,自来水公司是不是要普及一下地面防水技术,免得水漫金山伤了邻里和气?

  显然,这些给出的限购理由都经不起推敲,缺乏技术含量。经验证明,通常这类没有技术含量的说辞,很可能藏着一些“小九九”。究竟是什么“小九九”呢?公众不明就里,但可以根据经验推理。比如在西安天然气限购开始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印发了个关于“生活用气阶梯价格”的文件,核心就是明年底前一部分天然气要涨价;还有2010年的一次,当年6月1日国家上调了天然气价格,结果在此之前兰州、苏州、长沙等地就出台了限购措施。这些经验恰恰让人怀疑:限购的背后是不是在打涨价的算盘?不管这种猜测是空穴来风还是有凭有据,但垄断服务企业或公共机构很多时候在民生问题上不坦诚、不透明的传统,逼着公众一遇到疑惑就立马产生“有罪推定”。

  以提供基本公共用品的垄断企业为例,自来水、电力、天然气在生活中必不可少,可这些年关于“涨价听证会”的新闻不少,但彻底公开自身成本的新闻凤毛麟角,即使公开了部分成本,那些数据也往往如同财政预算报告,各类专业词汇、概念搞得人晕头转向。再以某些机构出台政策的“打架”为例,先有一次次的辟谣、一次次的否认,然后又突然一锤定音:有了。这样的“表演”不需要太多,只要几次,就足以让人刻骨铭心、没齿难忘,而背书的只能是公共机构的公信力。

  纵有一千一万个理由,可是在民生问题上、公共问题上,坦白点怕什么?公共政策、公共服务不就是为公众谋福利嘛,国企、政府归根结底不都是为人民服务嘛。再说了,都什么时代了,且不说百姓的见多识广,就是信息传播也都进入“无秘密”时代了,实在没必要跟大众、跟消费者玩“躲猫猫”游戏,那样,只能让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屁股看起来,更醒目。只要坦诚点,实话实说,即使错了,相信绝大多数人也是能包容的。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